• 69阅读
  • 0回复

采取适当措施 发展蚕丝生产 郑辟疆的发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7-12
第10版()
专栏:

采取适当措施 发展蚕丝生产
郑辟疆的发言
我现在就祖国蚕丝生产提出一些意见。生丝为我国重要输出品,每年换取外汇,为数至巨,自一九三一年至一九四八年间,一再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和抗日战争,以及连年内战等关系,使中国蚕丝业大为衰落,生丝绸缎的出口量,由二十一万余市担降至四万市担以下,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之领导,中央作了大力发展蚕丝业之号召,各省或辟蚕桑新区,或督促复兴,均有相当措施,生丝出口,显见增加。但由最近两年观之,苏、浙、川三省,增产停滞,估计一九五七年产茧江苏有二十万担,浙江有五十五万担,四川有二十一万担,比一九五六年下降甚多,因苏、浙、川三省为中国产丝重点区域,故三省减产,即是全国减产。这于国际贸易上和制丝工业上,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其原因所在,三省不同,就江浙言之,有如下几点:
一、农民认为一九三一年以来,茧价太低,育蚕利薄,不愿投资于桑田,相反的,桑田内之间作,漫无限制,以致桑田之单位产量逐年下降,江苏全省平均,一亩桑田养不到一张蚕种,桑田单位产量愈少,利益愈薄,养蚕自亦渐少。
二、农业合作化和粮食增产之高潮中,因水利交通等关系,成片的掘桑,所在皆有,原有桑田面积,因之而缩小。
三、合作社生产经营上,对多角经营之重要性,经验尚少,对蚕桑副业,不够重视,在掘桑热潮中,自无新经营方法可以维持。
依此情况,中国蚕丝业在根本上,大为可虑,不可不用力整顿,在原有蚕桑区域,无妨于粮食生产之范围内,必须使之增产。我们在视察中,见江苏无锡郑伯逵之栽桑经营,每一亩桑田,全年育蚕达三点六张蚕种,假使都能如此,就能增产二点六倍,我们但求桑田单位产量增加一倍,使产茧增产一倍,亦已满足,但欲求增产,必须有相当之措施,方可获得成果,特提出以下几点,以供采择:
一、加强中央领导机构:由农业部、纺织工业部、对外贸易部及其他有关机关,组成经常性的蚕丝管理机构,为处理蚕丝业发展事宜之最高机关。
二、提高茧价:农民咸称现在一市担鲜茧,等于四石余白米,比较过去,实在太低。建议在茧价上,在可能范围内,酌量提高;另外逐步推行产茧自烘办法,以干茧评价,使获得正确的茧价,同时可使获得烘茧之工资,此亦间接提高茧价之一端,足以增加蚕农之养蚕兴趣。
三、培养高级栽桑技术人才一班,并对现有之蚕桑干部及合作社委员,举行合作社蚕桑经营训练班,以加强蚕桑干部之配备。
四、培养大型接苗,按培养桑苗,应与培养蚕种同一重视,除急切需要培养速成桑苗外,必须正规的育苗,育成大型接苗以适应蚕农要求,使栽入桑田,就作主干,若在桑田内养成主干,实不如在苗圃内养成主干的经济而有效。
五、改变设厂地点之方针:江苏丝厂,素极集中,最初在上海,近年集中于无锡,浙江、四川,均分散于各处,今后江苏设厂,应在产茧区域,既可减少运输成本,又可保持朴素之风,对劳力分配,也有好处,尤其在原料区设厂,终年活动,足以提高蚕农之积极性。
所陈浅见,是否有当,请各位代表指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