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关于改进公费医疗制度的意见 徐佐夏、柯麟、黄家驷、章央芬的联合发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7-18
第12版()
专栏:

关于改进公费医疗制度的意见
徐佐夏、柯麟、黄家驷、章央芬的联合发言
我们完全同意周恩来总理、李先念副总理、薄一波副总理、张鼎承检察长、董必武院长和彭真副委员长所作的各项报告。
我们是医务工作者,本着中央提出的增产节约的精神,就公费医疗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我们的意见来,请各位代表指正。
从一九五二年政务院颁发了公费医疗实施办法以后,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有了保障,患病后不需要顾虑个人的经济负担,为治不起病而担忧,大大的鼓舞了工作人员对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对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起了积极的作用,这充分说明了党和政府对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关怀和我国制度的优越性。但在公费医疗实施中,还存在着一些浪费现象,不合于增产节约的精神。据报载全国卫生厅局长会议上各个地区都对于公费医疗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这就充分说明在现行公费医疗办法中,存在着问题,应当改进。
一、现行公费医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公费医疗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在实施办法上,采取了一切费用由国家包下来的办法。二是思想上表现在医务人员和享受公费医疗人员的一切错误思想,和对公费医疗的重大意义缺乏正确认识,因而使公费医疗经费造成浩大的支出和严重的浪费。
公费医疗办法实施以后,全国各省市关于公费报销的疾病范围逐步扩大,就目前公费医疗情况来看,已经近似无限制的状态。一些可看可不看的疾病也在看,甚至一些根本就不是病的,因情绪不好,蚊子咬,苍蝇叮,夏天生痱子,冬天皮肤干燥等,也到处看。又有因要美容,因不使身上发生不好的味道,而要求将单眼皮做成双眼皮,要求将狐臭给以根治等。还有因为是生理上的缺陷,并不是病,而申请到前北京苏联红十字医院去看。纵然在医学技术上对某些生理缺陷确能治得好,但如果将治疗和纠正这些缺陷的经费,也列入公费报销,就不够合理了。
在体格检查方面,如果系公费医疗管理部门为展开预防保健工作而组织国家工作人员定期有计划的检查,当然应由公费开支。但某些个人的事情,如婚前检查,夏季游泳检查等,也都由公费报销,这也不够合理。
在避孕问题方面,特别从提倡节育以来,提出结扎输卵管、输精管及人工流产的人很多,这些绝育手术,有的地区也由公费报销,这根本就不是病,由公费开支也是不合理的。
由于公费医疗经费的使用范围不明确,形成了一切由国家包下来的现象,而享受公费医疗的人员,存有单纯依赖思想,不论大病小病或根本不是什么病,都要公费担负,这样就使公费医疗经费的支出,形成无底洞。
医务人员和享受公费医疗人员,对公费医疗缺乏正确认识,也是造成开支浩大和浪费的另一重要因素。例如有的医务人员在诊断时草率从事,凡病人来到,不管有病无病一概处方发药,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怕找麻烦,任意迁就,很少注意到节约和爱护国家药材。又如随便使用价昂的药品,如抗生素、维生素、磺胺类药剂以及效果并不确实的昂贵舶来药品,有个别中医多量使用人参、鹿茸及其他贵重补养药品。
个别享受公费医疗的人员,随便看病,拿药不吃,或硬要指定吃那种贵重药,打那种贵重针,不需要住院的要住院,住院到了应该出院时候而又不肯出院,以医院为家。这种现象,尤以疗养院的慢性病病人为多,使医疗经费造成大量超支和浪费,使医疗机构病人增加和忙乱,使病床的周转率降低,使行政单位劳动纪律松懈,缺勤率增高,也直接或多或少地影响到行政任务的完成。
二、改进公费医疗的办法
目前改进公费医疗的办法,主要是克服浪费、加强管理,为国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使公费医疗经费使用得当,而又能保障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为此:
第一,采用国家负担与个人负担相结合的办法,向病人收取门诊挂号费和住院费的一部分。
公费医疗经费应该明确使用于医疗方面,其中包括药品、手术、理疗、化验、X光检查等。目前一般公立医疗机构所收的挂号费,包括医疗机构诊病的手续费和纸张费。按实际情况来看,所取挂号费用,是远远的不够各项开支的,绝大部分还要依靠国家补给,国家既然负担了大部分费用,而只向病人收取一些挂号费,其目的不在于挹注,而在于减少病人完全依赖公家的思想。
住院费与门诊挂号费相比较,住院的花费较门诊为大,故可按比例收取一部分。一般治疗医院住院费可收的比较多些,疗养院因住院期较长,为照顾到个人负担不要过重,可收的比较少一些。
向病人收取门诊挂号费和部分住院费,虽能加重了个人负担,但费用数字不大,一般国家工作人员,都可能负担得起。更重要的是,这一措施是应该的,是合理的。如有人确实不能解决费用问题,还可请求行政或工会给以帮助。
第二,改变经费管理方法,门诊费交行政单位掌握,住院费仍由卫生机构掌握。
全国卫生厅局长会议上,有人提出将公费医疗经费交由各行政单位掌握的办法,是好的。过去在公费医疗工作中缺乏卫生与行政部门的联系,多数行政部门不加过问,凡工作人员的医疗问题,一推了事,互不通气,互不协作,产生了很大的弊病。行政单位应发挥这一工作的积极作用。但行政单位大小不同,人数多少不一,如果把全部经费拨交各单位掌握,势必一些小的单位由于掌握经费少,不易调度,如果这单位中有一两个住院病人,就会将全单位的经费花光。因此,建议只将门诊费用交由各行政单位自行掌握,住院费用仍统一由卫生机构掌握。根据全国几年来公费医疗工作情况来看,一般门诊病人发病率比较平衡,——也就是大单位发病人数多,小单位发病人数少。加之如采用收取门诊挂号费的办法,既可减少看病人数,又可减少经费支出,对行政单位不会产生困难。
至于门诊和住院费用的划分问题,据各地不完全的统计,大约是门诊占百分之六十,住院占百分之四十。公费医疗管理方法改变,和采取国家负担与个人负担相结合的办法以后,门诊费用势必减少。可将每人每月公费医疗经费标准平分,按百分之五十作为门诊费用,拨交各单位使用。
第三,加强对医务人员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
公费医疗中浪费现象的产生,与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思想认识有很大关系。由于部分医务人员不能掌握治疗原则,任意迁就病人,也就容易促使个别病人提出过高和无理的要求,加以个别医务人员不悉心诊断,不珍惜国家资财,滥用贵重药品,滥用补养药品,造成经费超支与药材浪费。所以加强医务人员的教育,端正医疗作风,是克服公费医疗经费超支与浪费现象的重大关键。
其次,对享受公费医疗的国家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其思想教育,要他们树立珍惜国家财产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养成节约的美德,纠正不服从医疗制度,浪费药品和供给制思想等错误行为。并在机关中积极开展卫生保健工作,贯彻预防为主方针,以减低发病率和缺勤率,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以至避免公费医疗经费的超支和浪费。
以上意见,是否正确,请指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