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请再来看看上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7-19
第2版()
专栏:

请再来看看上海
新华社记者 鲁影
朋友,你从前到过上海吗?你一定还记得这座城市许多罪恶和灾难的景象。在上海解放八年后的今天,请你再来看看吧,也许,你不认识它了,甚至会怀疑地问:“这就是上海吗”?
现在正是夏天,夜晚黄浦江上江风拂面,琴声悠扬,游客们在江边新辟的绿化地带纳凉。白天,炎热的江面上,你会看到一些戴铁面具的潜水员在水中钻进钻出,打捞物资和埋设水管。朋友,你现在要是乘船在黄浦江上游览一个月,你也不会再遭遇到成群结帮的“水老鼠”从水里钻出来,偷船具,捣船底,抢行李等种种威胁,你再也看不到像八年前那样,每个月总有十多具被杀和自杀者的尸体在江面上飘荡。
在当年“三十六股党”流氓猬集的各个码头上,现在是一片安宁情景。旅客们总是放心地让搬运工人搬走笨重的行李,谁也不用担心行李会半途被小偷的刀割得精光。
从外滩走向市中心区,有时可以看到发出警报声的车子在马路上疾驶,那是白色救护车,不是当年的红色警备车,这种曾被号称“飞行堡垒”的警备车,现在大多数已改装作运货车了,只有两部还放在市公安机关大楼底层的停车场,由于多年没有使用,车身上已积满了灰尘。站在人行道上叫喊的,已不是乞丐,也不是卖假药、假手饰物,以及用象棋、扑克来骗取行人财物的“扒窃虎”,而是售卖各色各样用具、食品的流动摊贩,他们中间,有些人以前曾是偷窃犯,经过改造以后现在已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你或许会问:为什么维持社会秩序的民警,没有像当年的巡捕、警察一样,颈挂警笛,腰束手枪?为什么93%以上装有防盗警铃的企业、工厂和资本家私人住宅要把警铃拆掉?为什么提篮桥监狱的很多监房竟能空出来变作工场?
还是让公安机关的材料来回答吧!
根据他们的统计:解放八年来,上海的刑事罪犯,每年在直线下降。1950年刑事犯四万多人,1956年到目前的一年半中,刑事犯已减至五千多人。在各种刑事案件中,闻名上海三十多年的绑票、制贩运毒和扰乱金融、投机买卖等严重案件已近绝迹;抢劫案在1946年发生八百多件,从1956年6月到今年6月,连续十三个月没有发生一件,仅仅发生过三件抢劫未遂案。
从市中心向各处棚户区走去,你可以看到很多交通道中的瓶头建筑正在继续拆除,一条贯通上海旧城区南北的马路正在开拓;各种车辆顺着民警的指挥,有秩序地来回行驶。上海公安机关训练了三万多个义务宣传员,专门协助民警,经常向广大居民宣传交通规则,这样就使得城市的车祸逐年减少。
过去火灾曾使这个城市每年损失价值人民币一千多万元的财产,很多连遭灾祸的贫苦老人因此患精神病,甚至自杀。可是解放后八年来,这种对劳动人民意外损失最大的灾难已大量减少。为了有效地防火,全市有五万多户居民改装了安全炉灶,更多的居民得到消防机关的帮助,经常进行通烟囱、查电线等种种堵塞火险漏洞的防火工作。据上海消防机关统计,今年上半年,占全市93%以上的棚户居民(约八十四万人),没有遭到过一次火灾。如果从全市来看,上海解放八年来的火灾,同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上海最后一年(1948年)比较,每年损失数平均要减少96%。
在上海寻亲问友或找回途中失散的子女,公安机关可以尽力帮你找到。成百个骨肉分离十多年,甚至五十年的亲人们都在上海团圆了。每年有许多母亲从公安机关的迷童招待室,和分布全市的二百多个派出所里领回了一度走散的孩子;如果有人要寻找失物,不管是在码头上或在上海各种公共交通服务机关、各个文娱场所都可能找到。去年以来,有五千多个失主从这些地方领回了失物,现在还有数以万计的失物等待失主招领。
朋友,这就是今日的上海。你不认为它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吗?去冬来上海的英国工人日报副总编辑阿诺特说:“这种种社会秩序安定的现象,是说明你们政府和国家机关干部对人民很关心,很负责。要像你们这样,在伦敦办不到,因为伦敦和上海的政治制度不同”。
朋友,有人说:“共产党不会管理城市”,有人说“上海被无法无天的乌烟瘴气笼罩着”?这些人的根据在那里?居心是什么?
(本报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