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用批判、说理和辩论等形式展开深入细致的斗争 上海反右派运动扩展到各行各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7-26
第1版()
专栏:

用批判、说理和辩论等形式展开深入细致的斗争
上海反右派运动扩展到各行各业
本报上海25日电 本报记者季音综述上海反右派斗争的形势说:
上海人民反对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斗争,已进行了一个半月了。这场由右派分子挑动起来的空前激烈、复杂的政治斗争,现在正愈来愈广泛、深入地推广到各行各业。在这座曾是我国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城市里,越来越多的人民正在起来保卫已得的社会主义的胜利果实,击退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进攻。
上海从6月上旬反击右派以来,首先以主要力量反击了与北京章罗联盟有联系的上海右派集团及其他右派骨干分子,这类骨干分子大约有三十名左右,他们数量虽少,但为害甚大。5月间上海卷起的一股反社会主义的逆流,就是他们一手制造出来的。经过一个半月来的斗争,现在人们对这些人物的面目和来历,已看得更清楚了。上海的这些右派分子多数存在已久,他们大致上有这么三种类型,一种是民主革命时期民主党派中的右翼分子,他们在历史上就一直是扮演反共反人民的反派角色的,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例如上海右派的饶将陈仁炳、彭文应、王造时、孙大雨等人,就属于这一类。另一种是过去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当权派,如鲁莽、杨兆龙、徐仲年等人,他们在解放前的反动年代中都身居高位,声势显赫,反共反人民更是他们的本行。第三种是历史上有污点、在思想改造、肃反等政治运动中被群众批评和斗争过,但他们毫不改悔,反而怀恨在心。或者资产阶级思想中毒很深,个人地位欲望的野心不能满足,最后发展到从政治上对党对政府不满。这三种人中,有些人兼而有之,既是右翼政客,又是个人野心家。三种人中,第一类人往往起着领导、组织和煽动的作用。几年来,他们实际上成了资本主义的代言人,始终没有停止过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活动,在遇到重大政治运动、政治事件或重要会议时,便乘隙活动,散布反动谬论,掀起一股歪风。匈牙利事件发生后,他们曾经紧张了一阵,希图把布达佩斯街头的风暴刮到上海来,但党及时地对群众加强了政治思想教育,对右派分子的谬论进行了驳斥,粉碎了他们的企图。
党曾经一再地对这些右派分子提出过忠告,指出他们错误的危险性,奉劝他们洗心革面,改正错误。甚至像右派分子孙大雨在去年上海政协会议上疯狂地攻击党的领导,恶毒地诬蔑数十个党的干部为“反革命分子”的时候,上海市委负责同志还一再找他谈话,晓以大义,希望他收回错误的发言,向受到他诬蔑的同志道歉。对其他右派分子,党也采取了说服教育的办法,希望能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来解决,但是他们表面上敷衍,内心则毫无悔改之意。而现在已查明,右派中的一部分人远在去年夏天已秘密结合起来,有计划地展开活动,或则利用地方政协会议等合法讲坛,挑党的工作中的毛病,掀风作浪,或则以民主党派的名义在基层进行“纵火”。
上海党组织的整风运动展开后,上海市委连续召开各界座谈会,虚心听取各阶层的意见,同时着手改进工作,民主生活活跃,群众情绪很高,一切都很正常。但是到后期,利令智昏的右派野心分子烧起了一把反党野火,他们完全不顾党一再提出的关于整风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强使整风离开了正当的轨道,使许多高等学校、机关团体和工厂都受到波动,这时候,党不得不腾出手来对付他们。右派分子们错误地估计了形势,终于由全面进攻而全面暴露了。这些企图陷共产党人以“四面楚歌”的先生们,出乎意外地很快就落进了人民群众的包围之中。
富有阶级斗争经验的上海工人群众,在这次斗争中充分表现了他们是最有觉悟的阶级,他们最先起来回击右派的进攻,同时也给全市人民敲响了警钟。许多中间群众最初对这个斗争曾感到迷惑与缺乏准备,上海市委分别召开了数十次各种座谈会和报告会,与数以万计的各阶层,尤其是知识界的人士反复商量,说明共产党人和右派分子的分歧,和开展这个斗争的必要,逐步把他们吸引到斗争中来。中共上海市委始终把团结与争取中间群众列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市委曾组织了各部门党员负责人广泛地向中间群众进行个别访问,倾听意见。
上海反右派分子的斗争,由于对右派的揭露比较充分,从政治上、思想上的批判比较彻底,中间群众的发动比较好,迫使右派分子不得不向人民低头伏罪。本月1日,上海右派集团的“军师”陆诒,第一个被突破,初步揭开了右派集团的黑暗内幕,交代了右派分子有计划、有组织、有分工地向党进攻的许多事实,大量触目惊心的材料的公布,教育了人民,鼓舞了斗志,也动摇了右派分子,陈仁炳、彭文应、王造时等右派骨干最初都强作镇定,以为共产党就是“一阵风”,躲过这阵风,还是他的天下,但是最后都不得不一个个在事实面前低头,他们的威风已经打垮,在群众中已经孤立。
上海反右派斗争现在已在过去的基础上进入一个更深入发展的新阶段,这个新阶段的特点是:斗争正由初期的集中主要力量反击右派骨干分子,而进一步扩展到新闻、出版、音乐、美术、文学、政府机关、群众团体等许多方面,同时地把斗争深入开展起来。斗争的方式也正由运动初期声势浩大的反击,进入到更深入、细致的批判、说理,辩论会的形式正在被各部门所采用,复旦大学等高等学校里以辩论会的形式,与右派分子的若干反动论点展开面对面的论争,成效很好。随着斗争的深入,右派分子的数量也有增加,从党外到党内,都揭发出了一些新的右派人物,发现了许多贴着各式商标的反党论点。愈来愈多的群众,正在投入这个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
回顾上海一个半月来,整个斗争的发展还显得不平衡,右派分子暴露得也不平衡。这除了客观上的原因外,主要是有些单位党的领导人在“鸣放”时不敢放手让毒草出笼,他们对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群众是好人这个根本事实认识不足,夸大了毒草的危害性,因而阻碍了毒草的生长,这些单位现在斗争也就冷冷清清,这些同志现在都很后悔。事实说明,右派言论对群众的迷惑作用并不大,他们的本钱很有限,是经不起群众的批驳的。现在这些单位正在采取补课办法,把运动开展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