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八一”前夕访红军连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7-26
第4版()
专栏:

“八一”前夕访红军连队
新华社记者 徐学增
“八一”前夕,记者在绿色的宝岛上,访问了两个红军连队。
这两个连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的第一连和第二连,现在守卫在祖国南方的海南岛上。这是两个具有光荣战斗历史的连队。一连在朱德元帅率领下参加过南昌起义;二连是毛主席领导的秋收暴动的一个连队。他们曾经分别跟随毛主席和朱德元帅会师井冈山,并且被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十师二十八团的一连和二连。据说,这两个连队还是毛主席制订“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试点单位。
三十年来,这两个连队一直并肩战斗,互相支援。他们参加过粉碎国民党五次围剿的严酷战斗。在两万五千里长征的道路上,他们是开路先锋,被称为团里的两把尖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们始终并肩站在斗争的前列。威震天下的平型关大战,他们参加了,而后,又在苏鲁豫皖四省和苏皖边区转战多年,沉重地打击过日、伪、顽军。日寇投降后,他们并肩挺进东北,在东北战场上奋战三年多,接着,又随大军入关,一直战斗到祖国的南边,守卫在祖国的海防线上。
三十年来,他们经常在一条路上行军,在一个村里宿营,共同担负着同一个艰巨的战斗任务。有时一连担任主攻,二连配合;有时二连打开了突破口,一连在后面跟进。长征中渡大渡河时,一连配合二连攻击。攻打腊子口时,一连攀登上最险要的悬崖,打垮敌人,掩护着二连和其他兄弟部队胜利通过。1939年7月,一连和二连在皖东北遭到了敌伪联合进攻。敌人夜间在青纱帐布置下四千多人,还有一个日本快速连队,企图一举消灭一连和二连。但是,一连和二连分别从两侧出击,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全歼日寇一个整连。最后,一连和二连还全部安全地转移了。这在当时是一个不小的胜利。这胜利的取得,是同这两个连队配合得好分不开的。
三十年来,红军连队这个光荣称号一直鼓舞着这两个连队勇敢前进。在战争期间,只要一提到我们是井冈山上下来的红军连,或提到我们是毛主席和朱总司令亲手培养起来的连队,战士们一个个精神百倍,斗志高昂,有了天大的困难也能克服,遇着再硬的敌人也要把它砸垮。1941年,苏北陈道口战斗,一连担任突击任务。那时没有炸药,也没有炮,战士们就在机关枪和手榴弹掩护下,用铡刀砍断了三道铁丝网勇猛前进。一个十九岁的共产党员,肠子打出来了,抱着肚子继续战斗。干部大部伤亡了,情况十分危急。这时,有人说了句:“我们是井冈山上的红一连,不能给毛主席和朱总司令丢脸。”于是一种无敌的力量产生了,战士们自动组织起来冲开一条血路,打垮了敌人,取得了胜利。
在几十年的战斗生涯中,一连和二连战功卓著,多次荣获英雄称号,涌现了大批的战斗英雄和功臣、模范。现在,在他们连队俱乐部里,挂着的种种奖旗,张贴着的许多介绍英雄的事迹的图片和文章,就是他们所经历过的战斗道路的记录。
现在,这两个连队都住在并立的两座依山近水的新盖的营房里。营房周围种满了鲜花、瓜果和菜蔬,营房前面还有战士们修挖的鱼塘和猪圈。官兵们是十分珍惜自己连队的荣誉的。一连和二连的宿舍里,各有一个空床铺,终年没有人睡,但上面却放着被、褥、枕头,还挂着蚊帐。人们告诉我,一连那张床铺是朱德元帅的,二连那张床铺是林彪元帅的,因为林彪元帅曾在二连当过连长。在一连的花名册上,第一个名字是朱德;在二连的花名册上,第一个名字是林彪。点名的时候,每当叫到这两个人的名字时,一连一班的战士会立正说:“朱德因公外出。”二连一班的战士便报告说:“林彪有事请假。”
我走进这两个连队的驻地时,见战士们正在进行紧张的军事训练。近几年来,他们在战术和技术上都有了惊人的进展,成为具有现代战争能力的连队了。单是一连在去年军事训练中就涌现出七个射击优胜班,六十七个优等射手。射击总评和政治测验全连也是优秀,先后受到上级三次嘉奖。战士们告诉我,他们勤学苦练的劲头很大,因为保卫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本领呀,“红一连”的战士不能给毛主席丢人。
在向正规化、现代化前进的道路上,这两个连队仍然保持着过去红军时代的优良传统。士兵尊重军官,军官爱护士兵是人民军队的特色,也是这两个连队的特色。人们记得很清楚,在零下四十度的东北战场上,二连八班有个战士生了病,官兵们用“爬犁”拉着他踏雪前进。为了不使病人受到严寒的侵袭,连长陈克家把自己身上的棉衣脱下来,盖在病人身上,自己却多背上一些东西奔跑御寒。在和平的日子里,一连政治指导员晓时也常用自己的薪金买一些可口的菜给病员吃,并且亲自打水给重病员洗澡、擦背、换衣服,感动得战士流了泪。战士们一致认为,军官们不仅在职务上是他们的上级,在政治上是他们的引路人,在军事上是他们的导师,而且在生活上、感情上还是他们比亲兄弟还关心他们的亲人。
一连和二连在拥政爱民工作上也是一贯出色的好的连队。我到的这天,正是他们帮助当地农业生产合作社兴修水利完工的第二天。他们上山砍竹自编的挑土用的筐子还堆在广场上,铁锹、洋镐还放在营房墙角下。他们处处尊重和爱护人民。在红军时期,二连因军民关系好受过奖励。北京解放前夕,一连在北京城南黄厂铺因群众纪律严明,获得过驻地居民赠送的“万民伞”和“遵守纪律好榜样”锦旗各一面。这次帮助当地人民兴修水利没有一个干部和战士不是积极分子,甚至使得领导上无法找出一个特别好的人来进行表扬,因为大家都很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