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宿舍不够怎么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7-26
第5版()
专栏:

宿舍不够怎么办?
新华社记者 田林
在最近闭幕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有些人民代表对解决职工宿舍和制止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问题提出了建议。这是一个重大而适时的建议。
不久以前,我访问了郑州、洛阳、武汉等城市。在这些城市里,我看到职工宿舍栉比林立,有的像工人城,有的像工人村。也就在这些地方,记者却到处听说宿舍不够住,说宿舍情况很紧张。究竟职工宿舍是否盖得太少了呢?根据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家建设委员会最近调查的材料来看,职工宿舍不是盖的太少,恰恰相反,盖得太多了。要再大量修建,国家的财力和物力就负担不起了。
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职工宿舍修建面积约为四千六百万平方公尺,这个数字和五年计划规定的生产发展数字相比是适当的。但是,在实行五年计划的前四年中就盖了六千五百一十五万平方公尺,超过五年计划41%以上。如果加上今年已经批准要修建的宿舍,数字就更突出。职工宿舍增加的速度已经远远地超过了我国生产发展的速度。根据计委的初步材料计算,我国工业、手工业、农业和副业的生产总值,1956年虽然已经达到了五年计划规定的1957年的指标,但是仅仅只超过2%多一点。
这些宿舍,按照编制五年计划时所作定额(带眷职工占60%,每个职工平均占宿舍建筑面积二十平方公尺)计算,可供三百二十多万职工居住。而五年计划规定增加职工的人数不过四百二十二万。除去一部分原在乡村或城市有家不必要国家供给宿舍的职工以外,这些宿舍本来是可以够住的。但是几年来,尤其是去年职工增加过多,有些职工可以不带家眷而带了家眷,以及要求带家眷的职工太多,宿舍问题就在各地紧张起来。在这四年当中,只是新增职工要求国家供给宿舍的就有五百六十一万人。加上1952年以前没有解决宿舍问题的人在内,供求之间的矛盾就更加大。
这个矛盾目前能否很快得到解决呢?答复是否定的。因为要统统解决,就至少需要一亿一千二百一十八万平方公尺宿舍,按照前四年职工宿舍的平均造价每平方公尺五十七元计算,需要投资近六十四亿元。
四年来,国家用于职工宿舍建设的投资已达三十六点四四亿元,占四年来基建投资总额的8.9%。如果投资增加到六十四亿元,就将占到五年计划所规定的基建投资的15%。
而且,单单支出这笔费用还是不够的。因为多修了宿舍,多住了人,就要多添福利设施和公用事业设施,如商店、影剧院、医院、托儿所、中小学、邮电局、理发店、洗澡堂、饭堂等等。根据包头、洛阳等城市的调查,城市人口每增加一个人约需要增加公共事业建筑和福利建筑面积一点八平方公尺。以公共事业建筑和福利建筑平均每平方公尺造价为七十二元计算,每人就又需要增加投资一百二十九元多。
还有,增加人口还必需相应增加市政工程——道路、供水、排水、交通等等。
把宿舍、公共事业和福利建筑、市政工程三项合在一起,根据国家建设委员会初步计算,城市人口每增加一人需要建设费用五百五十八元到六百九十五元,每增加一户带眷职工(以全家四口人算)需要建设费用二千六百二十到三千二百八十元。这个数字还没有包括公共事业、福利事业、市政工程所需要的各种设备投资。
根据国家统计局去年9月对全国九十九个城市的普查,职工要求家属宿舍的约有一百一十万人,加上后来新增加的职工,估计全国共有二百五十万人左右。就按要求家属宿舍的职工占60%计算,也需要住一百万人的单身宿舍和住一百五十万户的家属宿舍。要统统解决这些职工的宿舍问题,至少就需要四十四亿八千八百万元到五十六亿一千五百万元。这些钱约相当于去年我国工业建设全部投资的70%到86%。这些钱如果用来建设钢铁厂,它的生产能力比目前我国钢铁产量的总和还大。这些钱如果用来建设纺织厂,它的纱锭和布机可以等于目前我国纺织工业全部纱锭和布机的两倍左右。这样巨大数量的钱,国家是拿不出来的,否则只有不搞五年计划,不搞社会主义建设。
无限制地满足职工对于宿舍的要求,要国家把职工宿舍统统“包下来”,不仅国家的财力不能对付,国家的物力也同样不能对付。比如去年虽然用了最大力量修建了二千四百多万平方公尺,而去年增加的职工就要求宿舍四千四百多万平方公尺。今年,原材料特别紧张,木料、钢材、水泥等等都不够用,即使国家有钱,要盖更多的宿舍也无能为力。
那么,出路在哪里呢?从目前各地解决宿舍问题的情况来看,出路似乎有两条:一是合理分配住房,使现有的宿舍多住一些人;一是在中小城市由职工出资自建或用自建公助的办法和降低建筑标准的办法,来增加宿舍建筑面积,多住一些人。二者都可以办,都应该办,因为有些地方宿舍分配确实很不合理;自建、助建和降低标准确实能多盖房子。但是这二者又都还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尤其是不能解决大城市的问题。因为不仅这两种办法解决问题有局限性,而且即使把人都住下去,城市公用事业和福利设施、市政建设等等问题仍然不能解决,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又有宿舍问题。
那么有没有根本解决问题的第三条路呢?有,那就是这次人代会上有些人民代表和此间研究经济生活问题的人士指出的:改变统统“包下来”的办法,按照具体条件和情况分别处理。比如可以不来城市或可以不来大中城市的职工家属不来,可以回乡村或回家的职工家属回去,可以晚一点建立家庭的不要急于建立家庭,等等。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宿舍问题,而且可以减轻目前城市的过重负担,对农村经济也很有利。
有人说:“五世同堂”、“三世同堂”固然值得同情,但是有些原来分居的“五世”和“三世”最好还是不要急于“同堂”,有些“五世”和“三世”还可以发展得慢一些。
据报载,近来已经有一些职工自动把家眷送回农村或中小城市。看来只要把道理讲清楚,这条路是可以走通的。 (新华社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