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我对蒲州戏演技上的观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7-26
第8版()
专栏:

我对蒲州戏演技上的观感
邓初民
谁也知道,歌、舞、诵(道白)、奏,是中国戏曲的四大组成部分。是“诗”,是“史”,是“事”,也成为中国戏曲的三大混合要素。蒲州戏(蒲州梆子腔)和其他几个古老的剧种一样,在这点上是保存了它自己继承来的传统特色的。在许多戏中,都是“歌以称之”(称其意)舞以象之(象其形)的从剧中人应有之生活深度,予以艺术夸张,表现得非常美妙自然。演到筋节处,会使人有一种神情开阔的感受。
的确,蒲州梆子腔是个比较古老的剧种,保存了三四百本古老的剧目,也保存了不少的较古老一些的传统表演技术。所有“捋须”、“弹冠”、“提袍”、“拂袖”,以及“翎子工”、“髯子工”、“鞭子工”、“翅子工”、“步工”、“跷工”、“幡工”、“靴子工”……等等,无一不是配合着他们的手式、眼力、身段,在渗透了一定的生活感情之后而变为很优美的艺术舞蹈形式的。
就拿这次来京演出的几个主要角色谈吧:“跷工”,是老艺人王存才的绝技,可惜在未来京前就与世长辞了。据说他的跷技,并不在早年“名震京国”的老十三旦(洪洞侯俊山)以下。“帽翅工”经阎逢春同志改进又有了新的发展。“放饭”、“杀驿”、“忠义侠”等剧中,类多“帽翅工”参差其间,获得观众格外赞赏。王秀兰同志,系蒲剧旦角中后起之秀。她在“藏舟”、“洞房”、“明月珠”、“燕燕”与“红娘”几出戏中,对人物性格的刻划,每个戏各有不同。她在表演上“词情声浪”与“内心情感”有许多地方耐人寻味。至于张庆奎同志因十三岁名噪歌坛,艺名多呼之为“十三红”。他的确是个很优秀的角色。我认为他的“拆书”、“宫门挂带”和“三家店”等戏的演出,无论身架、动作、表情,似乎都已接近到艺术上熟透的阶段。花脸除京剧外,在地方剧中,杨虎山同志也称得起突出的一个,“九江口”、“?蜡庙”、“通天犀”、“赠绨袍”,都是他的拿手好戏。筱月来同志,虽然是个蒲剧小生,但他对“出五关”等关公戏也有所擅长。
据某些研究中国戏曲史的同志们谈,明清以来,蒲州梆子腔在北京曾称之为“西部”、“西腔”、“梆子腔”、“勾腔”、“山西梆子”、“山陕梆子”等等,直至郭宝臣(元儿红)侯俊山(十三旦)以后(清末民国初)才渐次绝响于京师。郭与侯所唱的梆子腔,系“高调蒲州梆子”(参合雁北音、张家口音与直隶土调混合而成),当然与今天的蒲州梆子腔有“同工异曲”的差别。
因此,我感到这个剧种是值得推荐的,它可能保存着自元曲以来的许多传统优秀表演手法与技巧,可供大众欣赏和研究,尤其是戏曲界同志们的欣赏和研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