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裱画妙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8-03
第4版()
专栏:

裱画妙手
本报记者 胡道源
1954年上海博物馆举办的一次展览会上,有一幅名贵的古画——孙位高逸图,吸引了许多观众。孙位是唐代有名的画家,他的作品在国内已经找不到第二件了。这件仅存的珍品,相传已经一千多年,可是画色精采,画面完整,连裱画的绢和上下轴子都没有一点损伤。许多观众惊奇地问:怎么能够保存得这样好呢?
其实,这幅名贵的古画,早就破烂得拿不上手了,满画都是洞眼,大的像铜钱一样,小的和蚁穴一般,有些地方简直成了蜘蛛网。好奇的观众听见讲解员说到这里的时候,仔细看看画面,一点补缀的痕迹都找不出来,于是又产生了新的问题:是哪一位裱画能手裱的?
这位能手就是上海市装裱生产合作社的周桂生。在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会议上,我见到了这位艺人。
他已经五十六岁了。他从事这门手艺已经四十一年,早年在南浔一个有名收藏家那里工作过十来年,博览过许多古今字画,领会了历朝字画的神韵;加上他热爱自己的职业,现在已经成为我国首屈一指的裱画能手了。
裱古画不能用现代的纸,因为纸的厚薄、粗细、有光无光、光强光弱、有无纹路、纹路的宽窄,各个朝代都是不相同的。就拿纹路来说,宋代的有三个指头宽,元代的一寸多,明代的八分,清代的六分,现在的只有四分了。拿纹路只有四分宽的纸去补有三个指头宽的古画,不是一眼就可以看出补绽来吗?因此,什么朝代的画,就要补什么朝代的纸。那么,裱那张唐代古画的纸又是从那儿找来的呢?原来周桂生平时留心收罗古代旧纸,那怕是一小块、一小片,也要当作财宝留下来。现在周桂生的箱子里有北宋的宣纸、明代的素缎和各色各样的破纸旧绢。可是裱那张画,要找唐代的纸是不可能的,他就用一张纸纹相近的明代画卷的上下边来做原料,在他的妙手之下,终于补成功了。
纸的纹路虽然相同,但是补的总是补的,怎样能够使行家也看不出补纹来呢?这就是周桂生的真功夫。他补画的时候,首先要把破口和补上的纸两面都用小刀刮平,托上去朝阳光一照,看不出补纹来才动手补,等到补的纸干了,正面还要刮一刮,一个补口要刮四次才放手。
破口补好了还不算,因为虽说是一个朝代的纸,颜色也有新旧,周桂生就用各种颜料配成画纸一样的颜色,一笔一笔地在补接的地方涂,不仅要涂得从正面看分不出新旧,还要涂得从反面看也分不出新旧才行。画破了的,还得根据原来的笔意、风格、色泽去画。
周桂生就是这样精工细作,花了近五个月的功夫,把那张破烂不堪的唐代名画补得完整无缺了。上海博物馆的许多古代名画,都是经过他装裱过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