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越南民主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成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8-03
第5版()
专栏:

越南民主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成就
张易生
1956年,越南民主共和国第一次制定和开始实行一个年度经济计划。越南民主共和国的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从印度支那停战以来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为越南北方铺平了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越南十七度线以北地区约有耕地二百万公顷,其中90%以上为稻田,战前常年产量约三百万吨左右。产量最高的1939年,使用的稻田面积为一百八十四万公顷,播种面积二百二十四万公顷(复种指数121.7),大米年产量为二百四十五万吨(大米单位面积产量为每公顷十三点三公担),按七成的出米率回算,稻谷年产量为三百五十万吨(稻谷单位面积产量每公顷十九公担,单季稻作平均产量每公顷十五点六公担)。战争期间耕种面积和产量大大缩减。停战实现以后,由于越南劳动党和政府强调执行土改和生产结合、经济恢复以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为主的方针,并大力推进互助合作运动;由于翻身了的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由于水利灌溉系统的修复和扩展,十几万公顷荒地得到垦殖,防涝抗旱、改良种子、改进耕作技术等工作都有了进展,因而,越南北方两年来虽然也遭遇到严重的旱灾、内涝、风灾,但粮食作物还是连续丰收。1956年,农作物(包括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二百八十五万公顷,粮食作物(包括杂粮)播种面积二百七十六万公顷,稻谷播种面积二百二十八万公顷(使用的稻田面积为一百八十二万公顷,复种指数125.3),粮食总产量五百一十二万吨,稻谷产量四百一十三万吨,稻谷单位面积产量每公顷二十二点八公担,单季稻作平均产量每公顷十八点一公担,都创造了新的最高纪录。农业生产上这种巨大的成就,使得越南民主共和国不但能够保证北方人民免受历史性饥荒的威胁,并且在储备之后还有余粮可以接济南方人民和输出。这种成就同时也是今后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保证。
工业总产值1956年已达战后最高峰
在殖民主义统治时期,越南轻重工业都很落后。越南北方的工业虽然比较南方稍为发达些,但在战争期间遭受破坏,许多厂矿都减产以致停止生产。虽然这样,原有厂矿恢复生产的速度还是很快。鸿基煤矿接管初期,每月产煤仅两万吨,1956年上升到全年产煤近一百二十万吨。海防水泥厂接管后半年内仅产八千吨,1956年产量增到二十万吨。南定纱厂整修到1955年底才开始投入生产,1956年就产纱七千吨、布近二千万公尺。荒废了的老街磷灰石矿,恢复生产后,1956年产磷灰石两万余吨。海防、七溪等地磷酸盐厂恢复生产后,产量从1955年下半年的七千吨上升到1956年的三万余吨。接管的和老解放区原有的国营企业(如黄文树造纸厂),经扩建后投入生产的,共有二十八个单位。
1956年国家新建的现代化厂矿共十八个单位。其中已有七个在1956年建成,六个在最近陆续建成,五个正在继续建设中。由于国营工业的力量增长、产量增加,国营工业的产值从1955年的一百八十五亿越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6.7%)增长到1956年的一千四百八十亿越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6.4%),即增长了七倍。因此,现代化工业产值(包括私营工业)在工业总产值(包括手工业)中的比重,也从1955年的不到20%上升到1956年的60%。
1956年间,越南劳动党根据越南经济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着重指出,越南北方在现阶段要优先发展轻工业,并发挥手工业和私营工业的潜力,增加消费资料的生产,借以初步满足解放后、土改后购买力增长了的城乡人民的需要。按照这个方针,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已更注意扩建、发展一些投资少、施工易、生利快、收效大的日用品工厂。预计1957年工业总产值将比1956年增长一倍以上。私营工业和手工业的产值,虽然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下降了(1955年83.3%,1956年53.6%),但绝对数字却增长了(1956年比1955年增长85%,预计1957年将比1956年增长一倍)。在国家领导下,私营工业和手工业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国营贸易已处于国内市场上的领导地位
接管新区城市初期,私商在越南北方的商业阵地上占有绝对优势。1955年上半年,私商还占有国内贸易总额的84%,批发的75%,零售的94%。1956年,国营贸易上升到占总额的40%以上,批发的一半以上,零售的33.5%,私商则下降到占总额的55%以下,批发的一半以下,零售的60%左右。单就国营贸易营业额的增长说,1956年比1955年总额增长一倍多,批发增长一半以上,零售额增长近三倍。国营贸易掌握了主要商品的批发环节,对国内商业起了领导作用,并几乎完全掌握了对外贸易,这对于国家进行市场管理,逐步稳定物价,促进城乡和国内外物资的交流,调节各种商品的供应,是有力的保证。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增长,越南民主共和国1956年对外贸易总额比1955年增加一倍半(不包括国际援助),其中出口额增加两倍半,进口额增加一倍。1956年国内贸易总额则比1955年增加三分之一,其中零售额增加一半。1955年上半年米价暴涨,粮食供应曾一度紧张,现在则米价十分稳定,粮食库存丰裕。这种情况说明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商业工作是有成绩的,虽然还有一些日用品的供应,由于跟不上城乡人民需要和购买力的增长,而显得有点紧张。
此外,交通运输系统的恢复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就。
国家财政收支情况日益好转
停战后初期,越南民主共和国的财政曾颇困难。由于越南劳动党和政府对财政、经济工作加强领导,设法增加收入减少支出,并且还得到国际援助,所以越南的财政情况就日益好转,1955年和1956年财政收支都达到平衡,从而使经济建设的进行获得保证。
1955年和1956年越南民主共和国财政收支的内容,同抗战时期比较起来,有了巨大的变化。就收入方面说:以前农业税的收入占收入总额的60%以上。两年来工商业税和国营企业的收入迅速上升,已同农业税并列为主要收入。1956年,工商业税和国营企业的收入都已多于农业税。这些情况表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家开辟了新的财源,农民的负担已相对地减轻。就支出方面说:以前军费、行政费在支出总额中占绝大比重(1952年93%,1953年77%)。两年来,国防和行政的支出比重下降,而经济建设和文教社会事业的支出则迅速上升。1955年支出总额中,国防支出占32%,加上行政支出共占49%;经济建设支出占36.5%,上升为第一位,加上文教社会事业支出共占47%。这可说是从供给财政转向建设财政的开端。1956年支出总额中,经济建设支出占总额的46%,比国防支出大一倍以上,比行政支出大两倍以上,加上文教社会事业支出共占58%以上。这样,越南民主共和国财政的性质,就明显地变成和平建设财政了。(附图片)
越南鸿基煤矿的自动装煤桥
越南通讯社稿(新华社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