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大荔灯塔第一农业社对比教育收到效果 交公粮卖余粮形成高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8-06
第1版()
专栏:

大荔灯塔第一农业社对比教育收到效果
交公粮卖余粮形成高潮
本报西安5日电 陕西省大荔县灯塔第一农业社,最近用“六对比”的办法,向社员进行了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社里出现了积极交公粮、卖余粮和加强秋田管理的高潮。
灯塔第一农业社今年小麦比去年减收,有的社员没有作具体分析,就埋怨合作化,埋怨党和政府。特别是右派分子的反动言论,更使社员们的思想混乱。驻社干部和社里的中共支部研究这种情况以后,在7月间由支委分工,采用大会报告、小组讨论的形式,用回忆对比的实例,向全体社员进行了教育。
六对比的内容是:新旧社会制度那个好?农业社好还是单干好?统购统销好不好?国家支援农民多少?新旧社会农民社会地位有什么变化?人与人的关系是坏了还是好了?
经过讨论,大家回忆起旧社会情形。这个社所在的四个村子,过去每年给国民党交的杂税就折合人民币二十三万元,等于全年收入的三分之二。农民受剥削,欠地主的债永远还不清。三百七十户中,就有二百多户食不饱肚,衣不蔽体。现在,这种情况都没有了。土地改革,使二百多户贫苦农民分到了四千多亩土地和生产资料。接着从互助组到成立农业社,原来八百多口人“糠菜半年粮”的困苦生活,也早就结束了。经过对比,大家一致认为到底还是新社会好。
农业社好还是单干好?大家拿去年合作化第一年的情况和单干时作了对比。去年小麦亩产二百五十二斤,比过去提高一百一十七斤。棉花亩产增加了三十五斤,平均每户收入六百五十一元,比过去提高三倍到五倍。这都是因为合作化以后,发挥集体力量,贯彻技术改革,提高了生产的原故。去年全社买了三千五百丈布,全社积余的钱总有五、六万元。一年多的时间,还新盖了四百多间房子。单干时哪里能比呢?
提起统购统销好不好?大家想到过去每年缺粮十五万斤,为了吃粮,要出大价去买,受人剥削。实行统购统销以后,缺粮能用合理价格买回来。从去年起社里还成了余粮社,卖给国家二万多斤余粮。
讨论到国家支援农民的情况,社员们算了一笔账。每年仅国家供应的化学肥料、药剂、布匹和日用工业品等,价值就有六万多元。如果没有国家和工人的支援,农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就会成为空话。
新社会农民社会地位的变化太大啦!社员一讨论开,就想起社里有乡、县、省人民代表各一人。他们参加国家大事的讨论,这是在旧社会中做梦也想不到的事。
在社员们谈到新社会人和人的关系时,大家一致认为现在是有事大家商量,有困难互相帮助。青年进步快,老年人受到尊重,妇女也参加了生产。过去那种受地主压迫,互不往来的现象再没有了。
经过“六对比”的讨论,大家更认清党和人民政府领导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的好处,坚定了自己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并且表示要坚决贯彻国家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社里出现了交公粮、卖余粮的高潮和加强秋棉田管理的高潮。原来根据预测,今年夏收社里每人分了粮食二百七十斤;实产算下来比这个数目少,每人只够分二百四十斤。为了完成征购任务,社里号召按实产数目退出多余的粮食卖给国家。起先有的社员有抵触情绪,经过讨论后,大家立即心情愉快地退回了多余的粮食,几天中就完成征购粮三十多万斤的任务。社员们现在正争取秋季作物丰收,在秋棉田管理上,不但给玉米地锄了草,有的还给花生地锄了草,并且决定给棉花多扳一次芽子、多锄一次杂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