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杨副市长和土坯窑洞楼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8-10
第5版()
专栏:

杨副市长和土坯窑洞楼房
本报记者 郭龙春
“逼上梁山”
西安市从去年下半年新出现了一批土坯窑洞楼房。这种建筑符合就地取材、勤俭建设的精神,曾经受到中央有关部门一些负责同志和苏联专家的赞扬。
前些日子,我访问了建议和大力提倡修建这种楼房的杨晓初副市长。
杨副市长在谈论这件事情的时候非常谦虚。他说:我们开始修建土坯窑洞楼房是“逼上梁山”。那是去年第二季度,正当建设高潮,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非常缺乏。但是,许多单位都要求增建宿舍。怎么样不用钢筋、水泥,又不过多地占用地皮,而能修建大批住宅呢?这成了一个煞费脑筋的问题。
这时候,杨副市长根据西北地区黄土粘性强的自然条件和当地人民多年来修建窑洞的经验,提出了修建土坯窑洞楼房的建议。
这种楼房可以完全不用钢筋、水泥,砖、瓦、木料也用的不多。据计算,这种楼房同一般混合结构的楼房比较,每平方公尺可以节约九公斤钢筋和五、六十公斤水泥。
盖窑洞,施工也比较简单。这样,整个建筑造价就便宜了。目前每平方公尺造价只要三十元多一点,比一般混合结构的楼房便宜二十多元。
去年,西安市建筑工程局设计院按照杨副市长的倡议,设计和修建了一些土坯窑洞楼房。今年,西安市计划修建土坯窑洞楼房二万多平方公尺。用这些楼房代替混合结构楼房,共可为国家节约四十八万余元投资,节省一百八十吨钢筋和一千多吨水泥。
示范
修建这种房子,既能克服建筑材料缺乏的困难,又能为国家节约资金。但是开始的时候,不少人因为不了解土坯窑洞房屋的情况,耽心住起来不舒服。
去年冬季,当西安市第三座土坯窑洞楼房修建起来的时候,杨副市长就决定自己搬来居住,起个示范作用。
我特地到杨副市长家里参观了一下。
当我经过夏日的西安街头,一迈进他的会客室,便觉遍体凉爽,犹如初春。坐下来一看,只见前后墙都有宽大的玻璃窗,光线充足,空气流畅;地上铺着青砖,非常干净。只是房顶与一般房屋不同,是拱形的,看去像城门洞的样子。从这里才看出,原来这是一座土坯窑洞式的房屋。
随着杨副市长参观了整幢楼房以后,感到这幢房子有许多妙处。因为窑洞是由厚厚的土坯垒起来的,所以既冬暖夏凉,又隔音、耐火。二楼几间房子的明柱栏廊,更是别致幽雅,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原来想像的土坯窑洞阴暗、潮湿的形象,完全变样了。
到过杨副市长家里参观过的人,住过或者看过其他的土坯窑洞楼房的人,不久都明白了:土坯窑洞不但可以住,而且住起来特别舒服。可是,人们思想上还有个问题:这种房子是否坚固耐久呢?
西安市建筑工程局设计院进行了科学的试验。用西北黄土夯制成的土坯,干硬以后的强度每平方公分达十到十五公斤;用这种土坯砌筑的拱圈经过试压,每平方公尺可以负荷三千九百公斤左右。这都证明这种房屋是相当坚固的。
设计院还专门派人到甘肃省庆阳县西峰镇对民间土坯窑洞房屋进行了调查。当地群众的土坯窑洞房屋一般都使用达数十年之久。有的土坯窑洞平房是1877年修建的,中间曾经过一次大地震,至今仍能使用。
“狐皮筒子虽好……”
现在,在西安市,一般人都相信土坯窑洞房屋是可以修建和居住的了。设计部门也已经完成了单面走道式住宅、单面走道式办公室、土坯窑洞平房等几种定型设计。但是要推广这种建筑也还不无困难。
一个困难是施工技术方面的。现在,有关部门正在训练建筑工人掌握这种施工技术,并在研究解决雨季施工中的问题。
然而,更大的困难在于某些人的思想问题。有些单位的领导人员在考虑修建民用建筑的时候,有盲目求大求新的情绪。他们不考虑当前国家的经济情况,总希望修建高标准的房屋,甚至宁肯少盖,也要盖好,或者宁愿不盖,也不愿意降低建筑标准。一句话,他们就不愿意修建土坯窑洞房屋。
对于这种思想,杨副市长用生动的譬喻作了分析批判。他说:这些同志是没有从国家当前的经济力量出发来考虑问题,没有为多数人着想。哔叽衣服虽好,但是当我们还没有那么多钱的时候,就还是要穿布衣服;狐皮筒子虽好,但是不如老羊皮袄,大家都可以穿。他还具体算了一笔账。修建土坯窑洞楼房每平方公尺可以为国家省下二十多元,把这些钱投资于工业生产,过个十年、八年,就将是五、六十元。这样既发展了生产,也为将来修建更好的房子创造了条件。
从西安的情况看来,如果开始修建土坯窑洞楼房是“逼上梁山”,那末,现在市里领导人员却已经是根据国家当前的经济情况,在自觉地走上“梁山”,自觉地走上勤俭建设的道路了。
当然,修建土坯窑洞房屋仅仅是勤俭建设的一个方面。修建这种建筑,也只能限于西北一些有粘性黄土的地区。但是,像西安市领导人员这种解决经济建设问题的思路——从国家当前经济条件出发,为多数人着想,时时考虑为国家节约资金——却是可能对各地领导人员都有启发作用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