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四川一农业社代表访问城市的观感 城乡人民吃粮用布差不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8-15
第1版()
专栏:

四川一农业社代表访问城市的观感
城乡人民吃粮用布差不多
据新华社成都14日电 新华社记者刘宗棠、喻权域报道:四川江津县琅山乡柳林农业社派到城市访问的三个社员代表回来传达说:城市居民吃的粮食和猪肉并不比农民多,政府供给的油和布票相差也很小。
柳林社社员过去普遍有一种错觉,以为城市居民吃的粮食和猪肉,食用的油和穿的布料都比农民多得多。这次开展社会主义大辩论时,不少社员对此提出意见。中共琅山乡支部建议社里派代表到江津县城访问。柳林社接受了这个意见,8月上旬选派了三个有代表性的社员到城里去,通过亲戚朋友的关系了解他们怀疑的问题。
代表之一曾德华,是老中农,他在城里访问了他的表兄杨正江。杨正江是自行车修理合作社修理工人,全家大小五口,平均每人每月吃大米十七斤,折成稻谷按年计算,每人平均二百八十八斤。曾德华计算结果,杨正江一家的粮食,光算细粮和自己家庭差不多,如果算上粗粮还要低于自己。曾德华全家大小六口人,去年共分稻谷一千八百二十斤,平均每人三百零三斤,另外又分有小麦、玉米、葫豆等五百八十三斤,甘薯二千五百斤,自留地生产的粮食还不在内。
五十八岁的新上中农丘顺清,这次在城里访问了三家人,有拉架架车的杨自成,卖汤元的李老汉和一个姓杨的理发工人。从他们提供的情况计算,每人平均每天吃米不到一斤,但丘顺清一家平均每人每天要吃一斤多米。
另一个社员代表贫农古玉莲,是社里妇女委员,她到城里一个亲戚家里访问的结果,也没有发现城市居民吃粮过高的待遇。
这三位社员代表还调查了城里居民吃肉、用油和穿布的情况,他们得到的材料是相同的。城市每人每月供应猪肉一斤半,农村每人每月一斤,看来像是少了一些,但政府规定农民每卖一头肥猪可留肉十斤,再加春节农民增加供应的猪肉比城市多,农民每年所吃猪肉的数量决不比城市少。用油和穿布方面,城市比农村是高,城市居民有电灯的每人每月三两煤油,无电灯的七两,农村每人每月一两;城市每人每年布票二丈六尺,农民二丈三尺。相差都有限。他们看到城市经济条件不同,许多工作要在晚上做,这些物资供应的差别是合理的。
这三位代表访问回来后,思想改变了。曾德华过去是对城乡关系意见较多的一个,这次他对同院的人说:光是喊叫城市如何如何,经不得算,算起来城市吃粮不算多,我们吃的也不算少。他在小组会上叙述访问的情况时,每件事都算得清清楚楚,社员们听的直点头,个个心服口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