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十年前后 从霞流市乡的两次灾荒看粮食统购统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8-19
第5版()
专栏:

十年前后
从霞流市乡的两次灾荒看粮食统购统销
记者最近搜集到两张解放前(1946年)湖南省衡山县霞流市乡遭受灾荒时的照片,它是当时国民党所谓救灾委员会拍摄的。
衡山县去年夏秋也遭受了大旱,有一百多天没有下雨。记者根据这个线索,到霞流市乡进行了访问,拍摄了照片。
霞流市乡在1946年和1956年虽然同样遭受了灾荒,但出现的是两种迥然不同的情景:1946年灾荒袭来时,是十室九空、粮价大涨,农民吃草根和观音土的比比皆是。1956年的旱灾虽然很重,但由于人民政府实行了粮食的统购统销,能及时将储备的大批粮食供应灾民,粮价始终平稳,灾区情况十分安定。
统购统销政策究竟是搞糟了呢,还是搞好了?在这里又一次得到了肯定的回答。(附图片)
左上:1946年,霞流市乡的灾民挖观音土和草根充饥。
左下:这个人几天吃不到东西,活活饿死了。
右上:霞流市乡虽然去年遭受了大旱,由于国家有足够的储粮,日夜加工,保证了供应。 易 地摄
右下:这个乡的白村农业社贫农成吉秋,解放前父亲饿死在外面,留下一家四口讨饭。记者去访问他的时候,他们全家正在吃早饭。他指着桌上的饭菜说:“没有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就没有今天这样的日子过。” 易地摄(新华社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