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舞剧“宝莲灯”的演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8-21
第8版()
专栏:

  舞剧“宝莲灯”的演出
  序纯
华山圣母庙里,庄严静穆的女神们,缓慢地睁开了眼睛,婀娜地舒展着肢体,走下了空虚寂寞的神台……中央实剧歌剧院舞剧团演出的舞剧“宝莲灯”就这样富有想像和诗意的把观众们带入到一个美丽的神话意境。从神像的复活又归于岑寂,为刘彦昌入庙投宿、瞻仰三圣母的仙容和题诗等情节,作了更浓厚的戏剧性的安排。在刘彦昌和三圣母一段互相爱悦的双人舞之后,凶暴的二郎神却带着哮天犬来干预三圣母的幸福,要赶走刘彦昌。三圣母虽用宝莲灯逼走了二郎神,跟随刘彦昌去过人间的幸福生活;但观众们却完全能够理解这里已经预伏下了他们未来的苦难!舞剧“宝莲灯”的情节,一开始就是十分紧凑的。
正当亲友们欢庆沉香的百日,哮天犬却化装贺客偷盗走了宝莲灯,情境遽变。当二郎神冷酷无情的抓走三圣母时,观众们深为他们夫妻惨别母子分离的悲恸而感动。沉香在仙山修道一场,不仅只是过程的铺叙,而是把沉香救母的心情作了深刻动人的描写。运用大仙指点的方法,沉香进入幻境,从群童的对比中感悟到自己身世的孤零,此时三圣母的形象悠忽出现,当母子亲切的拥抱,凶暴的二郎神一脚把他踢醒……这一场不但运用了较好的舞剧表现手法,而且有着淳厚的人情味。
舞剧“宝莲灯”的演出,意味着民族舞剧的创作实践中较大的收获。这不仅仅因为“宝莲灯”是一个完整的大型舞剧,还因为在舞剧“宝莲灯”的艺术创造中,较好地解决了运用民族传统的舞蹈技艺结构成为新的舞剧篇章的繁难问题。
舞剧是通过音乐、舞蹈、哑剧三者所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舞剧中的人物形象是通过一些舞蹈姿态和动作来创造的。它必须通过戏剧场景的连续和转换逐渐进入高潮,通篇还要通过一种特殊的结构形式,成为一个艺术的整体。剧中全部生活的体验,是经过音乐家的深刻描写,然后由演员真实的表现出来的。舞剧“宝莲灯”在这些方面,都总结和创造出了一定的成绩。
从中央实验歌剧院舞剧团所演出过的“盗仙草”,“刘海戏蟾”,“碧莲池畔”,以及这次演出的“宝莲灯”来看,他们有着一条鲜明的创作道路。这就是从群众熟悉的民间传说题材入手,来进行舞剧的建树工作。从传统戏曲的基础之上来发展新的民族形式的舞剧。自然,这并不排斥表现新的生活内容。我想将来他们也同样可以创作反映现实生活的舞剧,并且同样会具有他们自己的独特的风格。
舞剧艺术刚刚建立,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正如同“宝莲灯”的演出不可能是十分完善的一样。比如在舞剧音乐上如何更好的创造人物形象;舞剧的音乐除了是诗的,还须是戏剧性的;要创造情景烘托气氛,有时又要明确均称的节奏,一切又必须服从于一个完整的主题,中国民族古典舞蹈的律动和节奏,是比较复杂细致而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等等,都需要在大胆运用的基础之上大胆的突破和创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