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0阅读
  • 0回复

遍修水利 多辟肥源 五年来农田灌溉面积增加两亿亩 多修中小型水利是今后主要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8-30
第1版()
专栏:

遍修水利 多辟肥源
  五年来农田灌溉面积增加两亿亩
  多修中小型水利是今后主要工作
新华社29日讯 记者从今天闭幕的全国农田水利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国农田水利工作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获得巨大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截至今年7月底的统计,全国灌溉面积已由1952年的三亿一千万亩发展到五亿二千万亩。五年间共增加灌溉面积二亿一千万亩,相当于五年计划七千二百万亩灌溉面积的二点九倍。同时,还完成了很多水土保持工作和防涝排水设施。
今年全国农田水利各项工作虽然没有完成原定计划,但成绩是很大的。今年增加的灌溉面积为三千六百多万亩,占五年累积数的17%强。部分省份如广东、江西等省超额完成了年度计划。华北、淮北水涝灾害严重的地区,排水除涝工作今年得到了较大的开展。今年全国新建的防涝设施受益面积三千五百多万亩。根据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五省的统计,所做除涝工程的工作量相当于1953年到1955年三年工作量的总和。
农田水利工作的巨大发展,对提高我国农业生产和改变农村经济面貌已经起了显著的作用。据许多典型调查,农田得到灌溉以后,结合农业措施,一般增产50%到一倍,有些地区增产二到三倍。到目前为止,我国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例,已由1949年的16.3%上升到30.5%。若以全国五亿农业人口平均计算,每人可有水田、水浇地的面积为一亩左右,比解放前平均占有面积增加近一倍。由于积极进行工程改善,加强灌溉管理和开展排水除涝工作,原有的三亿亩灌溉水田的抗旱能力和部分低洼耕地的防涝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此外,在干旱地区兴修了水利和开展了水土保持工作,农业生产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如我国历史上的干旱地区甘肃,在1929年以前的二百八十五年中,发生旱灾一百三十九次,解放后兴修了水利工程,基本战胜了旱灾,到1957年,全省已有水浇地一千五百多万亩,平均每人已有一亩水地,由缺粮省份变为自给自足省份。农村水电站工作,1956年以后也有了较大的开展,现在已建成和正在建成的水电站近三百处,发电一万多瓩。这些水电站对农副业生产,农村照明和提高农民文化生活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五年来我国农田水利工作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次全国农田水利工作会议对此作了总结。会议认为,依靠群众,因地制宜,大量兴办各种各样小型农田水利,有重点的举办大型工程的农田水利建设方针,是完全正确的,是几年来农田水利工作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凡是认真地、正确地贯彻这一方针的地区,农田水利工作就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贯彻不好的地区,工作就产生了偏差。密切依靠党政的领导,认真贯彻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是开展农田水利工作的重要保证。不依靠党政领导,脱离群众,工作就不能得到开展。加强技术指导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发挥工程效益的根本措施。目前在技术指导方面还存在一些缺点和问题,必须切实加以改进。会议认为,农田水利工作还要全面规划,统筹安排。过去因对此注意不够,一度产生忽视防治内涝和灌溉管理等偏向,造成一些损失的教训必须记取。
全国农田水利工作会议总结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农田水利工作的成就、经验,并对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特别是1958年的农田水利工作做了安排。会议认为,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要贯彻执行发展工业同农业并举的方针,加速农业的发展。发展农业生产主要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产量的主要关键,一是水利,二是肥料,因此,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开展农田水利工作有着重要意义。会议提出,今后农田水利工作的具体方针是,积极稳步,大量兴修,小型为主,辅以中型,必要的可能的兴建大型工程。兴修和管养并重,巩固和发展并重,数量和质量并重,继续贯彻依靠群众,社办公助,全面规划,因地制宜,多种多样,投资少,收效快的原则。对已有水利设施,本修管并重精神,积极整修和扩建,加强管理,挖掘潜力,充分发挥效益。内涝灾害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应分别把排水除涝、水土保持工作摆在首要地位。会议还特别强调指出,1957年农田水利计划年度即将结束,1958年冬春修就要开始,要求各地充分发动群众,及早动手。
全国农田水利工作会议是从16日开始的。有各省、区、市的水利厅、局负责人、工程师、技术员和各重点县的县长等一百一十多人参加。会议期间,国务院邓子恢副总理、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国务院第七办公室副主任陈正人都到会作了重要报告。会议到今天结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