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鱼水之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9-02
第4版()
专栏:

鱼水之间
本报记者 于药夫
在全国工会积极分子代表会议期间,记者访问了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厂长童苏群同志,谈到厂长同工会之间的一些问题。他开头就说:“我们深刻感觉到:行政与工会的关系,就像鱼同水的关系。工会所做的任何一件工作,都是对行政的支持。要想办好一个社会主义企业,必须依靠工人阶级自己的组织——工会。支持工会就是支持自己,要想单靠行政命令办好企业,是不可能的。”
从“画人人头”谈起
童苏群说:我们对工会的作用并不是一开始就明确的。刚解放那几年,有些同志不重视群众工作,说工会“只会画人人头(指黑板报),搞批评”。这些糊涂观念,被工会大量的实际活动逐步打破了。
1951年,我们着手编制生产技术财务计划,各车间都不重视,拖了一个多月还交不出来,厂长十分焦急。这时,工会分析了各车间的情况,发现各科室和各车间干部绝大部分是知识分子,他们不善于同群众商量,只坐在办公室里打算盘,填表格;同时,他们当中有一些人还看不起工人出身的干部。工会抓住这个特点,派人帮助工人出身的制材车间主任先搞出了一个计划,在宣传廊上公布出来,号召大家竞赛;又利用口头广播,天天大叫“某某车间的计划订出来了,某某车间为什么还没有呢?”这些鼓动工作把大家都推动了起来,纷纷走出办公室,找有经验的老工人商量。前后只用了七天工夫,各车间都把初步计划订好了。行政干部非常满意,都说:“编计划,编计划,编了一两个月编不出来。工会一叫,才七天就出来了。”
1956年,炼钢车间推行加氧炼钢法,氧气消耗量突然增加,各车间天天向总工程师要求多供应氧气。到外地去买吧,一时来不及。怎么办呢?总工程师熊清生在会上提出这个问题,要求大家想办法。党、行政、工会、青年团的领导干部,谁也拿不出办法来。这时,工会便召集各车间有经验的风焊工来开生产会议,大家一讨论,找到了七条办法。第二天一上班,老工人们就领导着大家执行。结果,新炼钢法顺利地推行了,各车间缺氧的问题都解决了。总工程师高兴地说:“群众的智慧真是无穷。”
童苏群说,工会就是这样运用群众工作的方法,打通群众的思想,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行政的意图变成群众自觉的行动。工会和行政的工作相辅相成,谁也不能代替谁。那能说工会“只会画人人头,搞批评”呢?
童苏群说,行政方面也应该支持工会,给工会发动群众创造条件。例如,在发动竞赛的时候,行政上要提出指标,交代关键,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在竞赛过程中,行政又要及时提供总结评比的资料,作出竞赛总结。这样做,就可以使工会免除许多重复劳动,把主要精力放到发动群众实现竞赛条件上去。现在这种做法在我们厂里已经成了习惯,谁也不感到竞赛是“额外负担”。
杨科长不再躲到丈母家去了
童苏群说:我们厂有些行政干部还曾有过“加强了群众监督,束缚了自己的手脚”的错觉。这种错觉也被工会所做的许多工作纠正过来了。
1956年,工厂新建了一千户职工宿舍。其中有二百多户非常潮湿,墙壁都发了霉,群众意见很多,纷纷要求铺地板。一没有钱,二没有料,房产管理科的杨科长愁得要躲到丈母家去住。这时,工会进行了详细调查,弄清楚了特别潮湿的只有二百多间;又了解到行政上还有修下水道的八万多元钱没有动用;本厂有一批废木料,可以够铺这一部分房子的地板。于是,工会就提出了一个方案:发起义务劳动修下水道,省出钱来修地板。行政和党委都赞成这个方案。在职工代表大会上,这个提案被大家讨论通过了。会后第二天,厂长、党委书记和工会主席都亲自下手去修理下水道。全体职工闻风而至,大家一齐动手,不到十天,便把下水道修好了,房子潮湿的问题也得到了完满的解决。
童苏群说,类似这样的问题还解决了许多,像货车车间调动工人、修改全厂奖励制度、工人住宅区的开水站和澡塘收费以及扩大托儿所等等,都解决得很好。他说,我们从处理这些问题中体会到:人的活动是多方面的,除了八小时生产和工作之外,还有学习、娱乐、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行政领导干部一般的比较偏重于考虑如何组织生产,完成国家计划;对于改善劳动条件,改善职工日常生活往往容易放松。即使考虑了,也着重集体的大的问题,而不大注意群众中个别的小的要求。实行群众监督制度,就可以及时把这些问题提出来,把漏洞堵住,防止官僚主义滋长。而这种监督,正要靠工会来进行日常的组织工作。过去有些人把行政上全面关心职工生活理解为“行政出钱,工会出面”“行政捧工会的场”。这种看法是完全不对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