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 0回复

毛主席看大字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9-22
第2版()
专栏:

毛主席看大字报
本报记者 季音、习平
百花盛开的花圃
18日上午,几辆小汽车驶进了上海国营第一棉纺织厂的大门,在办公楼前的小广场上卡的一声停下了。车门开处,穿着灰色制服、身体健壮的毛主席,和一群客人一齐走了下来,他们是特地到这里来看大字报的。
毛主席一下车,迎面看到的就是贴满在走道两旁的大字报。看来大字报至少有两、三千张,从厂门口到南纺工场几十米长的走道两边,都被贴得密密层层,走道的边上,还支架着许多临时用来张贴大字报的木板。从这一片热闹的景象中,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个工厂的整风运动正开展得挺热火。毛主席环顾周围的情景,脸上泛起了愉快的笑容,随即由两个主人——国棉一厂的党委书记和厂长陪着,走到了大字报的前面,一张张的看了起来。
展开在毛主席面前的一大片大字报,真像是一座百花盛开的花圃,那样的生气蓬勃。这里有对党的工作和一些党员干部思想作风的批评,有对国家政治生活中肯的论述,有对各种工作的建议,也有对各种错误意见的尖锐的论争。大字报的形式更是活泼多样,图文并茂。有幽默的漫画,辛辣的讽刺诗,有顺口溜和快板,有短小的论文,有专对某一问题的调查报告,还有有趣的短剧和对话,……这几千张琳琅满目的大字报,是上海国棉一厂几千个工人的集体创作,它不只是充分地表露着工人们的才华,并且充分地表现了工人们高度的政治积极性。
大辩论的第一枪
毛主席第一张看到的是一群老工人写的大字报,这是他们在一个老工人座谈会上的发言。老工人们对工厂的党和行政提了不少意见。另外,他们又着重的提出,他们不同意有些大字报上的错误言论,比如有人说现在是“国富民穷”,有人说“拍马屁的人都得到了提拔”“农民的生活太苦”等等。老工人们认为这些大是大非问题,大家一定要争个明白。这张大字报是国棉一厂目前正在展开的全厂大争辩的第一枪。
老工人们在大字报上争辩得最热烈的一个问题是生活问题。有一个姓唐的青年工人在大字报上埋怨他的工资太少,说他“在黄连树下过生活。”老工人和他在大字报上展开了争论,他们指出,这个青年工人从1951年进厂以后,工资每年都有增加,1951年他初进工厂时工资就有四十元,去年已调整到五十六元五角,一家三人,平均每人有近二十元的生活费。大字报写道:“唐学根啊,你想想来时穿的什么衣服?现在毛货裤子,笔挺的衬衫,雪亮的皮鞋。你在医院里治病,国家给你支付药费。经济有困难,工会给你补助。你家平均每人每月有二十元收入,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大字报边上,还有一幅插图,画着一个青年人用手蒙着眼站在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下,树上结满了肥大的社会主义的果实,而他却独自在那里唉声叹气。
这幅画画得好
另一幅有趣的漫画引起了毛主席的兴趣。这幅画画着一个人穿着一条其长无比的裤子。原来这是因为有一个人曾提意见说,他的工资太少,只够买一只裤脚管,而实际上他的工资每月五十六元,足足可以买几匹布。于是这位漫画的作者在大字报上幽默地问他:“你的裤脚管到底有多长呢?”毛主席微笑着对身边的党委书记夏正言说:“这画画得很好,很有意思。”受到批评的干部怎样?
有不少大字报是批评厂内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和工作作风的。工人们批评有的干部工作不深入,“只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有的干部“享乐在前,吃苦在后”;有的干部对工人态度不好,“像个老爷”,……这些大字报,有的虽然措词尖锐,但大多数是善意和正确的。毛主席指着一张指名批评厂长和党委书记的大字报说:“这张大字报写得很好。”一会儿,他又关怀地问党委书记和厂长:“受到批评的干部现在是不是已抬起了头来?”夏正言和黄宗林同志回答说,厂内的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采取了正确的态度,虚心倾听群众的意见,并且正在积极地“边整边改”。
大字报上其实也已经回答了毛主席所关心的这个问题。国棉一厂的大字报上专门有一栏,及时地向群众报道改进工作的一些情况,工人们最爱看这一栏。不久前,工人们曾在大字报上批评了有些领导干部住的房子太多。几天之后,这里就报道说:副厂长李光甫接受群众的意见,决定腾出住房的四分之一。工人们看了后,立即又写了一张大字报,给予表扬。国棉一厂在最近已根据群众的意见改进了许多工作,例如改进了南纺工场棉纱生产质量不好的缺点,增设了工人需要的洗澡设备,修理了一条过去时常浸水的道路,组织检查组检查了食堂工作,改进了伙食。这些事,都在大字报上作了报道,工人们都说:“这样的整风真是好。”
喜讯传遍全厂
这座花木繁盛的大花坛里,也夹杂着一些野花和毒草。在一张题为“整风拾零”的大字报前,毛主席又停住了,仔细看了一会。这是混入国棉一厂的一个逃亡地主写的,在这张大字报上,这个混入工人阶级队伍、不接受改造的坏分子,恶毒地对党几乎进行了全面的攻击,诬蔑新党员是“肮脏货”,老党员变了质,提拔干部是“重德轻才”,等等。虽然这个坏分子捏造了一个假名字,并且竭力地用一些隐晦的字眼来遮盖他反动的真面目,但当这张大字报一贴出,工人们立即就嗅出了它反社会主义的气味,几天之内,就贴出了几十张反驳他的大字报,从各个方面列举事实,证明他的话完全是含血喷人的恶毒造谣。
毛主席沿着工厂的走道,走了一圈,重新回到办公楼前。这时候,“毛主席来了!”的喜讯已传遍了全厂,又正逢中班工人下班,狂喜的工人们像潮水似地从车间里涌出来,围聚在毛主席周围的工人愈来愈多,无数的人把热诚的手伸向他。好几个纺织女工和记者一起在人群里挤着,总想挤到前面看个清楚,一个女工眼里滚动着感激的眼泪,连连说:“太幸福啦,太好啦,毛主席还有空到工厂里来看我们工人。”显然,毛主席已没法再看大字报了,他便停下来,向工人们一再挥手致意,感谢工人弟兄们对他的热诚欢迎。最后,他在工人们恋恋不舍的欢送下,离开了工厂。
毛主席走了之后,工人们又重新聚集在大字报前读了起来,特别是受到主席称赞的几张大字报,看的人更多。下午,工厂走道上又出现了许多张新的大字报,它预示着全厂的大辩论正在走向一个新的高潮。(附图片)
毛泽东主席在上海深入基层检查了整风和大鸣大放情况。九月十八日上午,毛泽东主席到国营上海第一棉纺织厂,观看了职工贴出的大字报。新华社记者 侯波摄
(编者按:穿长裤子的漫画的画稿没有拿来,这是本报约请方成同志另外画的一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