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白石师精神不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9-22
第4版()
专栏:

白石师精神不死
于非暗
衰老但知煤米价,儿时乐事可重夸;
钓鱼怜汝曾编记,何若先生旧钓虾。
“余小时,尝以棉花为饵钓大虾,虾足钳其饵,钓丝起,虾随钓丝出水,钳犹不解。只顾一食,忘其登彼岸矣。辛未白石又记”。这是齐老师在1931年(辛未)“九一八”事变前夕赐给我的手泽之一(见附图)。在一个扇面上,画了一只张牙舞爪的大虾,钳住了钓丝上的棉花球,瘦劲的细竹竿,缠绕着像游丝那样的钓丝,非常生动别致,像这样的画,我还没见过有第二幅。我原来保存了齐老师手泽若干件,在反动统治时期,我都换了柴米。只有这一件铭心的绝品,用来纪念齐老师的长逝,心情是非常沉痛的。
我作齐老师的学生,是从1928年起始的。那时,我还不会画画。我白天教学,晚间写北京掌故之类如“都门钓鱼记”等等的东西,投发各报,换取一些稿费维持生活。齐老师怜我之穷,倾心的教我刻图章,教我在生宣纸上渲染雪景的方法。他老人家既不要我报酬,还送我许多印谱印泥。他不但不反对我不去学他刻印风格,而且他还鼓励我在传统的基础上自创自己的风格。我在旧社会生活的压迫下,没有很好的认真学习,有负于师门的期许。但是,齐老师艺术创作的精神,我从那时起却已学会了不少。
我每到齐老师的家里,觉得齐老师事必躬亲,生活非常朴素。冬天,在屋的一角,总是堆着半麻袋所谓“半空儿”的花生,边教我,边剥花生米吃。从老师的谈话里,知道他早年对旧体诗、各家印谱、法书名画等都下过相当大的刻苦钻研的功夫,并曾对古代名画进行过油素临摹,所谓油素,就是上过桐油的薄纸,透明而不渗墨。
本来齐老师的创作,在我这游夏之门是不敢赞一词的。但是,就我个人的体会,齐老师的艺术创作,是他从生活中千锤百炼的炮制出来的。他对生活的理解,不仅是通过观察分析与比较,不仅是大胆的概括与集中,他在创作之前,总是先充分的了解遗产中有哪些反映和刻画的手法与风格,之后,他才提出他自己对于生活的看法,和自己的表现手法怎样比古人更加适合。所以,齐老师的诗、篆刻、特别是绘画,是从他辛勤劳动、刻苦钻研创造出来的。他的艺术创作被广大的人民喜爱,并不是偶然的。
当我看到他画工笔写生贝叶草虫的时候,他画贝叶,先把贝叶的主筋画出,然后一笔一画的把贝叶上的网状脉,用他瘦硬纤细的笔法,淹润匀停的色彩,把贝叶描绘下来,又真实,又生动,活力充沛,看起来是有笔有墨在写生,而不是一味的纤巧工致在描“花样”。齐老师画工笔草虫,也有他独特的手法。他对六足虫的六条腿,既要表现它有骨有肉有关节,又要显示出用笔的来踪去迹、顿挫转折。他对我说草虫的六足,“既要工,又要写,最难把握”。
齐老师不但工笔写生已到了化境,他的粗笔写意画完全从他工笔写生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首先是他的用意非常工致细密,他所画的长松大荷以及小动物,完全从工致细密出发,不是顺手的胡涂乱抹。因此,就容易使人理解,使人看得懂,使人喜爱,使人百看不厌,而且那一种气魄,那一种富于青春的活力,给予人民精神上莫大的鼓舞,无论是国内是国外的人民!
齐老师是很关心国计民生的,九一八事变前夕,物价飞涨,人心惶惶,他在前面那首诗里就写出“衰老但知煤米价”当时老人的心情。在日伪期他画螃蟹,竟用古人的成句写上“看汝横行到几时”。至于画“不倒翁”画“铁拐李”更是借题发挥,连讥带讽的对旧社会的大人先生们表示非常的不满。1949年北京解放,齐老师首先见到了毛主席。1954年齐老师写给东北博物馆的信中说:“白石老年,身逢盛世,国内外人士对余画之喜爱,应感谢毛主席与中国共产党对此之倡导与关怀”。请看,仅仅这几句话,就坚强有力的粉碎了右派分子说什么“不重视国画”,说什么“不尊重老国画家”这些无稽的谰言。
因此,我说齐老师的精神不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