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延长徒工学习时间是否合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9-23
第2版()
专栏:企业里的大字报

延长徒工学习时间是否合理?
北京电子管厂是去年开工的厂。新工人约占全厂职工的80%。根据国务院的规定,今年有相当一部分徒工不能转正晋级。因此,在这次大鸣大放中,徒工转正晋级问题就成了争论的中心。这里发表的是有关这个问题的大字报的一部分。
徒工晋级太快
目前徒工晋级太快。我访了几个老师傅,知道他们过去学徒要三、四年才出师,出师后只能拿到最低的工资。有很多老师傅工作十几年,现在才四、五级工。但现在我们的学徒工,短的只五、六个月,长的只一年左右就升为三、四级工。我自己就是到老厂学徒六个月回厂后,工资改革时就晋到了四级工(像我们这样在今后相当时期内不应再升级了。)老师傅积累了十几年的经验,我们只不过做了一、二年的工作。发生生产事故以后,青年技工就慌忙,有的甚至无法处理,而老师傅却能很沉着地处理。再说,老师傅工作十几年、二、三十年,对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大,应该得到较多的报酬。但我们呢?从小受家庭的抚养,长大了又受到社会的教养,到工厂学徒对社会还没有什么贡献,每月就拿四五十元,顶上一个农民半年生活。这很不妥当。我认为徒工的晋级制度有缺点,升得太快了。这除了助长青年人的自满情绪,对加强工农联盟也不利。因此,我完全拥护国务院关于延长徒工期限,减少徒工工资。
青工 刘学熹
请国务院赶快定出办法
刘学熹同志的意见是对的。我们青年人实习了几个月或一年,就升为三、四级工人,的确很不合理。由于我们青年人学徒期限短,晋级太快,不仅影响新老工人的团结,更主要的是助长了青年人的骄傲、自满,不尊重老师傅,不努力钻研技术的毛病。因此,我希望国务院赶快制定延长徒工期限,减少徒工工资的具体办法,同时对去年和前年参加企业的初中、高小毕业生,如已晋到三、四级的人,应规定二、三年内不再升级的办法。
青工 王术桐
徒工工资不合理吗?
我在旧社会也作过两年学徒,在一家药房是学生意。吃饭时,我的两眼就要看着店主、店娘们吃,他们碗里只剩一口饭的时候,就得赶快用双手去添饭,稍一迟延,就要遭白眼。为了学几个英文药名,就得将每月两斗米的薪金(约合现在四元钱)拿出一斗半来交给店主。没有星期天,每天工作至少十七小时,一打盹,就要挨骂。这种痛苦的生活,至今回想起来还难过。
现在的学徒工每天八小时工作,一进厂就学技术,每月还有二十五元工资,待遇还低吗?希望你们听听过去在旧社会学过徒的人的谈话,那就会感到现在自己是在乐园中了。
孔志和
想一想,徒工们
你们在人民的培养和关怀下,从学校走进了工厂,老师傅耐心教你们技术,国家还给你们很高报酬。你们应感谢党和人民的教育。可是,你们今天没有给国家创造财富,反而在那里争论工资。
过去我们学徒的时候,每天太阳没出来就起床,晚上不到九点不能睡觉,没有星期日,有时还受打受骂。这样苦熬了三年,所挣的工资只不过等于你们现在一个月的工资。
你们现在在现代化的工厂里,做着极轻的体力劳动,学着先进的技术,吃的是大米白面,住的是高楼,比过去要强百倍千倍,我看真是天堂。
老工人 赵玉振
不该延长徒工晋级时间
许多老师傅认为现在的徒工晋级太快,工资太高。我认为这些意见是迎风拍马。我在旧社会里当过三年多的学徒。在这三年当中,我的工作是抱小孩、烧饭、担水、扫地、倒便壶等,不是学技术,而是作佣人。1954年我一考进了技工学校,就整天和机器打交道,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就掌握了四级工技术。难道我们有了相当的技术,就不应当有相当的级别吗?让有相当技术的徒工延长晋级,这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行为吗?我认为延长徒工晋级的时间是不合理的。
“录音收音机”
现在徒工跟过去不一样
有的老师傅把现在的徒工与过去的徒工相比,这是不恰当的,旧社会里的学徒不懂文化,老师傅又保守,不肯教,学徒只是做零七八碎活的活计。现在学徒都有一定的文化,老师傅不保守,学徒能专心一意地学技术,所以技术提高得很快。现在徒工的晋级并不是都快了,不能一概而论。按劳取酬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如果徒工达到技工水平,就应该晋级,不能因一部分人而涉及整体,这样很容易造成老师傅与徒工的矛盾。
“一群”
维护社会主义利益
我们坚决支持刘学熹的意见和老工人们的意见。“录音收音机”和“一群”的意见是错误的。你们认为老工人的意见是“迎风拍马”。就算是“迎风拍马”,但是他们迎的是社会主义的风,拍的是社会主义的马,他们是维护社会主义利益,还有什么不好?老师傅们的技术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应该很好地向他们学习,不能因为自己有点文化,就瞧不起他们。晋级太快是会助长骄傲自满情绪的。我厂有些初中毕业生,学习一年,回厂就评为三级、四级工,可是和老师傅比,无论是技术、经验都相差很远,技术是很窄的。延长学徒期限,对国家和徒工本身都是有利的。根本谈不上什么资本主义剥削。正如老工人所讲的,青年人的文化和技术还不是国家培养出来的。我们应该感谢党和国家,感谢老师傅们。
钟宝禄、张道诚等十一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