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图书馆的情况好得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9-23
第3版()
专栏:数字与事实

图书馆的情况好得很
对新中国的图书事业,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也毫不例外地诬蔑一番,说:“新中国一团糟,图书馆事业也是一团糟。”“图书馆事业存在着危机”。但,在我们看来,却是好得很,并没有什么“危机”。
解放后,很多图书馆的藏书增加了。例如,不久以前迁入“国子监”的首都图书馆,目前拥有藏书一百十一万零四千九百一十册,为1949年藏书十一万三千九百七十七册的近十倍。现在的辽宁省图书馆是原来的东北图书馆,藏书从1948年的七、八十万册,目前增加到一百六十多万册,仅次于北京图书馆。解放前,上海唯一的公共图书馆(即现在的上海人民图书馆)全部藏书中文书约有九万册,西文书有两万册,解放后的短短几年里,藏书增加了八倍。
公共图书馆数目也在与年俱增。1954年全国大型公共图书馆有九十多个,为解放前最高年的一点九倍。今年,增加至一百零九个。这些图书馆收藏书刊三千多万册。
政府给图书馆经费的拨款,也在增加。天津市人民图书馆解放后每年的经费约三万元,1956年增加到二十三万元。南京图书馆是在伪中央图书馆的烂摊子上扩大起来的,现在每年经费约二十四万元。而1948年上半年,上海图书馆的全部办公费和事业费仅够应付每月的水电开支。
各地图书馆为使藏书得到充分的利用,广泛开展了馆际互借工作。今年6月间,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又决定建立全国性的中心图书馆,编制全国图书联合目录。上海图书馆在1956年一年里,与该市七百四十多个单位建立了外借关系,外借书籍达一万八千余册。图书馆工作人员经常带着新编的书目,深入机关、企业及科学研究部门拜访读者。北京图书馆还与五十九个国家的六百三十六个单位建立了交换关系,使专家、学者能看到国内没有的重要书籍。
各地图书馆都在尽力收集散存书籍。如福建省图书馆去年在该省各地收集了散存书籍两万多册,把全省六十六个县市地方志补充齐全,并得到了许多珍本、善本书籍。
我国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也在不断改进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图书分类法的改革,新的图书馆分类法逐渐代替了僵死的十进分类法。在编目工作上也有显著的改革。新的中、小型图书馆分类法已经编成,在最近已公布。
培养图书馆专业人材的单位,除了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的图书馆学系外,今年3月间,中央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南京图书馆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全国省市图书馆工作人员进修班。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专修科两年来招收了二百多名在职干部为函授生。科学院、高等学校、公共图书馆等系统都举办过多次的图书馆干部短期训练班,培养了大批专业干部。
去年12月底在南京图书馆还举行了第一届图书馆学科学论文讨论会。会上宣读了十多篇论文。这对于推动图书馆学学术研究,改进工作有极大的作用。
几年来,出版了一般性的“图书馆工作”,学术性的“图书馆学通讯”,介绍苏联先进经验的“图书馆学翻译丛刊”,资料索引有“全国主要报刊资料索引”等等。
我们的图书馆事业也跟其他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样,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着,右派分子的诬蔑是徒然的。 (本报国内资料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