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吴祖光的“小家族”是怎样腐蚀青年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9-23
第3版()
专栏:

吴祖光的“小家族”是怎样腐蚀青年的?
新华社记者 孙世恺
“小家族”的一个“忠实弟兄”蔡亮,最近从西安特地赶到北京,他没有像往日那样到“小家族”里去“团聚”,而是走上了批判吴祖光右派言行大会的讲台,揭穿吴祖光统率的“小家族”腐蚀青年的黑幕。
蔡亮是个二十五岁的青年,在1949年就参加了共青团,被资产阶级右派分子拖进“小家族”右派小集团以后,踏上了歧途。
四年前,蔡亮还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时,就和“小家族”骨干分子杜高建立了“友谊”。他进入“小家族”后,经常听到这样互相的吹捧:“天才呀,神童啊”!我是中国的“别林斯基”、“契呵夫”,你是未来的“中国列宾……”。“小家族”的“家长”吴祖光就以“神童”自居,扮演出“良师益友”的面孔,经常夸奖他周围的这伙青年的“才华”,热心倡导“个人奋斗成名成家”,利用各种方法煽动青年人的自大狂。蔡亮加入“小家族”不久,吴祖光就别有用心地邀他画一幅插画,本来画得不怎么好也摆进名画家们的插画之列,放在一本名叫“艺术的花朵”散文集中出版了,以标榜蔡亮的“天才”。蔡亮很感激“小家族”家长对他的赏识。以后,他在中央美术学院刚毕业时,准备投考留学苏联,“小家族”便作为全家族一件大事到处吹嘘他的“天才”。但是这位“天才”没有考取,便在学校里大闹情绪,以至借酒消愁,当团的组织正在耐心地帮助他教育他的时候,“小家族”又伸出了毒手。在一次“家族宴会”上公然宣称要用他们“家族”的力量把蔡亮培养成“中国的列宾”。杜高还说:“考不取留苏不要紧,搞艺术的最后还是要靠作品吃饭,以后就拼命画吧!”当时,蔡亮格外感到“小家族”的“温暖”。
同时,“小家族”又如同毒害其他青年一样,对蔡亮宣扬“超阶级的爱”和“心灵的美”。杜高就经常向他介绍胡风、路翎的文艺观点,并且说:“发掘小人物心灵的美,才是最好的艺术,要爱一切人才是伟大艺术家的情操。”他听了这些谬论更加钦佩“小家族”是“天才的结合”。
蔡亮过去在党和团的教育下有一定的进步,在中央美术学院里学习时曾担任过班长,对团组织是无话不谈。可是,被拖进“小家族”以后变成了另一个人。对团组织疏远了,对谁也瞧不起,竟认为团的组织是“小儿科”、团的组织生活是幼稚、没有趣味。但是在学校里却津津有味地贩卖胡风、路翎的谬论和吴祖光、杜高等人传播的政治性的流言蜚语。
蔡亮回忆起走过的这段弯路时,怀着沉痛的心情说:我受着这些思想的毒害,对待团的组织越离越远,终于完全从思想上组织上堕落到右派小集团的泥坑里,作了共青团的叛徒。
吴祖光正是这样贩卖资产阶级的名利思想,并施舍所谓“温暖”“友爱”,和共产党争夺青年。蔡亮被腐蚀的经过是这样,再看看在“小家族”里被称为“小妹妹”的陈敏凡失足堕落的经过吧!
陈敏凡生长在一个中农的家庭,1949年她才十四岁就投到革命队伍里,很快入了团。她在四年前由部队调到文化部电影事业管理局,在工作上有股青年的热劲和朝气,曾提出申请入党。后来,她认识了“小家族”骨干分子田庄,从思想到生活才开始起变化。田庄看到陈敏凡爱好文学。他们见面,田庄就高谈一套所谓文艺“理论”,陈敏凡虽然不懂,却感到很新鲜。后来,由田庄介绍认识了吴祖光、杜高、汪明等人。“小家族”那伙人知道她在北京没家,年纪又小,逢年过节或星期天,便找她去玩,逛公园吃馆子。又常听“小家族”成员说,“共产党乏味,不讲人性”等等,慢慢使她感到“小家族”真是“温暖的自由天地”。杜高等人在她的面前又拼命宣扬“个人奋斗”,“骄傲才是高尚的情操”等谰言。并鼓动她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她终于一口气读完了这部巨著,没有得到别的收获,却接受了“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个人主义的“战斗精神”。当时,她回到机关便感到和同志们没有“共同的语言”,对共青团的组织也冷淡厌恶了。甚而有时,想尽一些花招逃避团的组织生活,听了团组织的报告就咒骂是“公式化、概念化”。她拒绝团组织对她的帮助,逐渐地从思想感情上投靠到“小家族”里。
在肃反运动中,她因为和“小家族”的关系,曾受到审查。以后,和“小家族”成员在一定时期割断了联系,在工作和思想上都有了一些进步。机关内评级评薪时,她也被提升了级别,同志们也都鼓励她。但是不久,她又和田庄搭上关系,当她和田庄结婚时,吴祖光在家中备好丰盛的酒饭招待她和田庄,对他们在肃反运动中被审查、受处分深表“关切”,用甜言蜜语煽起他们的“冤情”,使她又体会到“小家族”所倡导的“人性”和“友爱”。在整风期间,她不仅和“小家族”成员策划推翻肃反运动时对她作的正确结论,还在机关里和其他右派分子一唱一和,造谣生事,写大字报攻击党的领导。陈敏凡就这样被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糖衣炮弹所毒害,变成右派分子向党进攻的忠实工具!
吴祖光的“小家族”向青年射出“名利”、“温情”的毒箭同时,又放出腐蚀青年的另一支毒箭,迷惑青年上钩。
吴祖光是个十足的旧社会“遗少”,引导他的“小家族”追求地主资产阶级腐朽的生活方式。他诱惑他周围的青年经常大吃大喝,吃遍了北京有名的饭馆酒楼,酒足饭饱之余高谈女人,把两性关系说得低级下流,使得一些青年受其腐蚀。吴祖光又经常拿出他“珍藏”的淫书淫画和刺激性感的画片,使青年上钩。有时还聚赌打牌,通宵不睡。因此,有些青年被腐蚀得神魂颠倒,意志消沉。
现在,经过北京戏剧电影界全面而彻底地揭发和批判,已经揭穿了反动“小家族”的黑幕。吴祖光也不得不承认说:“解放之后,特别是近几年,我的家已经成了个垃圾堆了,我是充满肮脏的东西,所以我招来的都是一群有毒的苍蝇,从我这里把毒素又传播到社会上去。”
(本报特约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