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改良土壤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广东大片低产田增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9-27
第5版()
专栏:

改良土壤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广东大片低产田增产
本报讯 广东省今年经过土壤改良的五百多万亩低产稻田,已经初步改变原来的低产面貌。今年早造改良土壤的四百一十多万亩低产田,除灾区外,一般的每亩增产稻谷二成至五成,有的增产一倍以上。高要、韶关、合浦等专区经过改良的低产田,目前禾苗也生长良好。
广东省虽然有着增产粮食的极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但是全省总平均产量却很低。以去年平均每亩稻谷产量仅达五百一十多斤;增产的速度也很缓慢,从1952年到1956年,平均每年仅增长十七斤多。原因主要是低产田太多。据估计,年产量达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低产田约占全省水田面积的60%以上。
为了探找增产的关键,去年惠阳、高要、韶关等专区,曾组织大批技术干部深入乡、社,进行调查。他们发现了许多因为改良土壤而增产的事例。如电白县大坡乡第一社有二百亩土质粘结田,去年平均每亩产量由前年的二百斤一跃增加到九百斤。
广东省初步计划明年改良土壤七百五十万亩到八百万亩,并要求在几年内把全省二千多万亩低产田逐步改造成为高产田。入秋以来各地农民采取稻秆回田和开沟排泉、排除渍、酸、碱等办法,继续进行土壤改良工作,争取晚稻丰收。
(吴尔祥、李少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