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今昔凤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0-05
第4版()
专栏:

今昔凤阳
新华社记者 李明回
从淮河边上的蚌埠乘汽车东南行,只要四十分钟的时间就到了凤阳县城。提起凤阳,就会想起凤阳花鼓来:“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洪武,十年倒有九年荒。”凤阳的农民在历史上一直是和饥饿、血泪交织在一起的。
凤阳曾设过府治,辖怀远、定远、寿县、灵璧、宿县等县。在凤阳府志上,关于灾情的叙述是触目惊心的。如记载旱灾时说:“淮河竭,井泉枯,野无青草,流徙载道。”“蝗飞蔽日,岁大饥,人相食。”记载水灾时说:“黄河决,禾尽淹没,淮北诸县一片汪洋,水深丈余,民房冲毁无算。”“凤阳大饥,斗米千钱。”封建王朝如此,国民党统治时期并不比封建王朝更好一些。1938年,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在河南省花园口扒开黄河大堤,滚滚黄水直冲淮北平原,夺去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和财产。自此以后,由于黄河淤积,所有排水系统都被破坏,广大农民就开始过着“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悲惨生活。
今天的凤阳已经大大变化了。一路上,我们看到炊烟农舍、夕阳城廓,黄金色的麦垛一堆堆的,农业社员们正在欢乐地收割秋庄稼,完全是一片丰收景象。中共凤阳县委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说:今年沿淮河地区的小麦普遍获得丰收。产量比丰收的1955年要高出10%—15%。水稻的产量也超过去年。
解放后几年来,由于大力治理淮河,兴修农田水利,逐步完成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现在凤阳县的农业生产有了空前迅速的发展。全县耕地面积比解放初期增加十万亩左右,1956年全县粮食总产量比解放初期增加76%。全国著名的凤阳烟叶,每年总产量达十七万担,比1952年增长了32%以上。凤阳县大部分贫农的生活,目前已经上升到中农的水平。
农民在解放前那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解放前,灾重的年份,农民纷纷逃荒,凤阳县有时只有十多人。而今天,全县人口已增加到四十万人。红旗农业社年轻的社主任李国坤,是永远也不能忘记他幼年度过的凄惨生活,那时他跟随父母逃荒要饭,流浪到湖南省;母亲淹死了,姐姐送给人家了,弄得家破人亡,才辗转回到家乡。解放后几年,他参加了农业社,生产有了提高,生活也大大改善了。到如今,他弟弟小学毕业了,父亲健康地在社里干着农活,他自己也娶妻生了孩子,全家过着非常幸福的生活。这个社五十五岁的老社员王开云,生活上的变化也是个典型。他和他的妻子在解放前,扛大活、要饭达二十多年。在解放后几年中,他们的生活已迅速提高到接近中农的水平。过去他们抱着孩子住破庙,现在住在三间高大的新草房里,另外还有一间厨房。他不仅有棉被,还有棕床、蚊帐。过去“头戴开花帽、身穿八卦衣(补丁多)”,而今全家每人都有好几套衣服,儿子还穿上卡其布和府绸的衣服。他的儿子从小跟着他们要饭,解放后也读书读到高小毕 业,如今参加了农业生产,并且结了婚。
我还访问了这个县的燃灯寺乡。这个乡是“凤阳花鼓”的发源地。村里妇女几乎每人都会打花鼓、唱小调。不过在解放前,她们跑出去打鼓卖唱,是以掺着泪水的欢笑,受尽侮辱与损害来取得半饱的。可是今天,花鼓小调已成为农民不可缺少的文化娱乐。我在象山农业社度过一个夜晚,当繁星满天的时候,年青的姑娘们和小伙子们就在场地上唱起来了。他们所唱的不同曲调有一百多种。不过唱的已不是“杨姑娘上吊”“小寡妇上坟”等旧调,而是“劝郎参军”、“卖余粮”、“感谢共产党”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