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家长下乡看子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0-05
第8版()
专栏:

家长下乡看子弟
新华社记者 赖德浓
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初中毕业生谢玉久下乡参加农业生产了,他的母亲和哥哥在家有些惦念,就在一天中午到市郊前进蔬菜生产合作社去看望。这里今年吸收了三百多名初中、高小毕业生参加生产。他们的家长各行各业的人都有,谢玉久的哥哥是沈阳工农速成中学的教师。
正当中午休息时间,谢玉久的母亲和哥哥来到第十七生产队,他正在给大伙儿作饭。谢玉久并不是炊事员,因为炊事员生病了,谢玉久才自告奋勇作饭的。
他们来到的消息惊动了全队的中小学毕业生们。谢玉久的母亲和哥哥,看见谢玉久作饭的那股劲儿,更是喜出望外。
谢玉久的母亲和哥哥参观了他们的住处。这是社里专门给队里二十多个中小学毕业生腾出来的屋子,大大的窗户,还装了玻璃,阳光很充足。屋子里有火炕和板铺,收拾得干干净净的。特别是女学生住的那间屋子,收拾得那么利利落落,就像学校的女生宿舍一样。
母亲和哥哥问了生活,也问了生产。谢玉久他们每天天一亮就起床劳动,看来比城市起得早,但是晚上睡得也早。除中午有两个钟头的休息时间外,每月还有两天轮休假期。休息时他们常常打篮球或玩朴克,轮休时进城、回家或到母校看望老师和同学。社里对这些毕业生很照顾,由老社员带着一块挖菜,砍菜叶,捆菜。三百多斤重的大土豆筐,青年们争着去抬,老社员还不让,担心他们不习惯累坏了。这些青年人空着两只手就参加合作社,作了社员,入社基金在今后四年内从劳动工分中慢慢扣除。现在他们除吃住外,社里还发给他们零用钱。谢玉久的母亲和哥哥感到心满意足,觉得这些青年人的劳动和生活充满了快乐,未来前的那种惦念心情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