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认真贯彻因陋就简、因地制宜的精神 各地群众兴办大量学校 全国民办中小学已有五万余所,入校学生三百多万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0-09
第8版()
专栏:

认真贯彻因陋就简、因地制宜的精神
各地群众兴办大量学校
全国民办中小学已有五万余所,入校学生三百多万人
本报讯 据教师报消息:目前,全国群众兴办的小学、中学(不包括工矿企业办的学校和私立学校)已有五万余所,入校学生达三百三十八万多人。
很多省、市群众办学的积极性十分高涨。湖南在农业合作化高潮以后,民办学校的学生比上半年增加了九倍多。湖北在1955—1956学年度,只有民办学校一千六百七十二所,学生十一万七千六百五十五名;今年就增至学校六千六百四十所,学生三十五万零八十八名。甘肃省一年来民办学校招收的学生数也增加了二十万以上。
群众在自办学校时,贯彻了因陋就简、克勤克俭的精神。校舍尽可能利用旧民房、祠堂、庙宇,学校里的教具,大部分都是用废料自制;桌椅不足,就由学生自带。有的学校还用土台代替桌椅,用木板当做讲桌,发扬了艰苦办学的精神。
各地民办学校一般都做到了因地制宜和灵活多样,根据地区、季节、校舍、教具、师资、经费等具体条件,在学校类型上有正规中学、小学、半日制和隔日制的小学、中学、文化补习学校,业余学习班,专业训练班等方式。有的农村学校为便于学生白天参加劳动生产,上课时间改在清早和晚上。民办学校对劳动教育也很重视,不少学校设有农业技术课。有的学校并开辟了实验园地,为学生创造参加农业生产的条件。
民办学校经费来源,大体有这样几种:一是由农业社和学生家长共同负担教师的工资、福利和办公费用,或由农业社补助民办学校经费的不足;二是谁读书、谁出钱,全部经费由学生负担;三是农业社办,费用全部由社负担(全体社员或公益金负担);四是由区乡政府和工商界人士筹募经费的一部分来贴补民办学校。
由于政府的大力提倡、关怀和帮助,新学期开始后,民办学校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