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培训骨干进行典型试验 召开干部会议提高认识 青海省分期分批进行农村大辩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0-12
第2版()
专栏:

培训骨干进行典型试验 召开干部会议提高认识
青海省分期分批进行农村大辩论
据青海日报消息 青海省农村的社会主义大辩论,正在分期分批有计划地进行。全农业区二千四百多个农业社中,已有九百多个开展了大辩论。
为了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领导,从8月下旬开始,省领导机关即从省级各机关抽调干部三百三十八人(其中厅部长级干部十七人,科处长级三十四人)分赴农业区各县及西宁市协助工作。连同各县市派赴和各乡原有干部,目前共有四千多名干部到达农村领导农民进行社会主义大辩论。各县市在准备过程中,除分别培养训练了一大批农村中的积极分子骨干力量以外,还选择了一至两个乡或农业社进行典型试办,全省共在十六个乡中试办了四十七个农业社,取得了经验,给分批分期开展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在开展大辩论的初期,各县市都先后召开了三级干部会、乡总支书记和农业社干部等会议,宣传了各项政策,交给了工作方法,并且严肃的批判了某些乡、社干部存在的本位主义和右倾情绪,提高了思想认识。中共化隆县委会曾先后两次召集各乡总支书记开会,对于部分干部怕“放乱了收不住”、怕“得罪人”、准备向国家打埋伏少卖余粮和简单急躁等思想情绪,进行了批判。
通过这一时期的大鸣大放大争,各族农民对于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有了明确的认识,并表示要向国家多多卖余粮,先交粮,交好粮,支援国家建设。西宁市和平乡各农业社于9月15日,组织了一百四十多辆大车和一百多头牲畜送公粮,一次即向国家交纳公粮十七万斤,高寨农业社还卖余粮五万多斤。
对于合作化的问题,绝大多数农民认为:“合作化的道路是走对了”。湟中金塔乡达阳社藏族农民,用事实说明了合作化的好处。1949年,这个社的小麦产量每亩平均是一百三十斤,青稞一百八十斤,豌豆一百二十二斤;但1956年的小麦每亩平均产量就达到三百三十三斤,青稞每亩三百六十斤,豌豆每亩二百一十斤。农民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善。1949年,全社口粮可以自足的仅有十三户,占总农户23.2%;1956年余粮户即有六十户,占总农户81%,而且家家户户都有棉被盖,棉衣穿。摆了这些事实以后,社员们说:这不是合作化的好处是啥?如果谁再说合作化不好,我们藏族农民还可以给他说说道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