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礼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0-13
第8版()
专栏:

  礼物
  潘芷汀
“……如上所说,一千多张大字报,除了极个别的以外,绝大部分的意见提得很好!”党委书记站在讲台上,麦克风前,用响亮的声音讲着整风第一阶段的情况,说:“我们衷心地欢迎和接受这些意见,改正缺点和错误。大字报,是职工同志们送给我们的上等礼物!”
啊,礼物!多么恰当的比喻!记得几年前,厂长老英雄(一位工人出身的劳动英雄,厂里都管他叫“老英雄”)也说过同样意思的话。那时,他初调我厂,在欢迎他的大会上,他兴奋地挥动着大手,说道:“……旧社会的厂长和把头们要你们送‘蒲包’;我这个厂长,不要你们送蒲包了。可是,要同志们每人送几条合理化建议!”
提起礼物,倒叫我想起总值长李振奇同志的父亲(一位退休的老工友)告诉我的一件事:
十七、八年以前,敌伪统治时代,李师傅在发电厂担任低压炉的司火工。快过年的一天,姓于的厂长蹓跶到锅炉房,看了李师傅一眼,冷冷地说:“明天你别来上班啦,厂子里裁人呢。”说完就走。李师傅像叫电击了一下似的,心身都万分难受。本来,挣的钱勉强养家糊口,刚够吃豆饼面的。这一下,不堪设想啊!下班以后,他走在回家的路上,搭拉着脑袋,丧魂失魄。脑子里浮上一个幻影:老母、弱妻、干瘦得像一把胡琴似的孩子……都默默无言,睁着祈求的眼睛,向他一个人望着、望着……
“老李,下班了吗?”杂务工老刘在他后面喊了一声。当老李回一下头的时候,老刘惊奇地说:“怎么啦?李师傅,你的面色不大好啊!”
李师傅把不幸的事件告诉给老刘;老刘又是气愤又是同情,他看得明白,对李师傅说:“那家伙是给你个信儿,想吃你一嘴啦!”
傍晚,十二、三岁的孩子振奇,看见父亲从东邻西舍借来几块大洋,到猪肉铺里买来一对肥重的肘子;又把自家的活公鸡从窝里掏出来,捆绑两腿。振奇的黄瘦的脸上显出一点笑容。多少多少时候没尝到一点肉味了!孩子怀着喜悦的心情问道:“爸爸,买肉干什么?还有鸡?”
“肉是帮人家买的;鸡,明儿去卖。”爸爸说着这,不敢望自己心爱的独生子一眼。心里,惨痛极了。孩子很听话,没有要一点吃。李师傅当孩子睡下的时候,就提着包装肘子的蒲包,还有大活公鸡,走向于厂长家去。厂长不在家,太太迎出来,假情假意地说:“嗨,送这个来干什么?我们有。”
“送给厂长吃吧!”李师傅惨笑着说:“我们家里也有!”太太便接受了礼物,放在立橱里。那里正摆着还未启封的点心盒、茶叶包、烧酒瓶子……
第二天,李师傅在上班的路上又碰见杂工老刘,李师傅把情况告诉给老刘;老刘说:“这就没事儿了,上班去吧。”
十几年,过去了,李师傅已经退休。住在红色的漂亮的劳模大楼里面。儿子振奇,从前干瘦得像一把胡琴,现在长的身材高大、模样英俊;担任发电厂的总值长,青年团总支委员会的前任书记。他们家还养着公鸡,让它打鸣儿;买了肘子,全家会餐。
礼物,不用送了。如果再送,那就是写在纸上的或者提在会议上的,为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