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阅读
  • 0回复

中苏友谊的结晶 建设长江大桥的工程技术人员 向苏联专家学到整套建桥本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0-14
第4版()
专栏:

  中苏友谊的结晶
建设长江大桥的工程技术人员
向苏联专家学到整套建桥本领
据新华社武汉13日电 武汉长江大桥工程局的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向苏联专家学习,几年来技术水平有显著提高。
在武汉长江大桥建设过程中,苏联政府除派出专家、教授帮助我国对大桥初步设计进行技术鉴定以外,还派出了以西林为首的工作组到工程局来作经常性的帮助。这个工作组由二十多个优秀的专家组成,除组长西林以外,其他的专家如卡尔宾斯基、戈罗托夫、格列佐夫、塔玛洛夫、普罗哈洛夫、吉洪诺夫和波良轲夫等,也都是苏联威望很高的桥梁工程师。他们不但技术精湛、经验丰富,而且充满着创造精神,对中国的桥梁建设事业非常关怀。
为了能在建设长江大桥过程中学会建设大型桥梁的本领,武汉长江大桥工程局组织工程技术人员从多方面向苏联专家学习。几年来,在苏联专家的热诚帮助下,全局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得很快。青年工程师殷万寿回忆三年前的情形说,那时,汉水铁路桥的桥墩封底工程,曾经惊动工程局的全部负责人和工程师,弄得大家都手忙脚乱的;可是现在即使是比汉水铁路桥复杂的长江大桥的桥墩封底工程,局里的普通工程师也能轻松地进行调度和指挥了。五十多岁的老工程师王同熙说,解放以前,我国工程师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只对技术有兴趣,而对施工组织的整套工作却兴趣不大,知道得也很少。现在,这里的老工程技术人员在苏联专家的影响下,在这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并且基本上都掌握了现代化桥梁工程的施工组织艺术了。武汉长江大桥工程局刚建立的头一年内,全局只有工程师八十多人,另外还有一百多个技术员和实习生。几年来,除原有的工程师普遍都有提高以外,技术员和实习生一般也都成为工程师或主管工程师了。连同在以后陆续吸收的技术员和实习生提拔起来的工程师在内,现在全局已经有工程师三百多人。苏联专家们一致认为,有了这一批工程技术人员以后,我国已能解决像长江大桥这样的特大桥梁工程的各种技术问题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