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学习苏联人民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庆祝伟大的十月革命四十周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0-16
第3版()
专栏:纪念伟大的十月革命节

  学习苏联人民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
  ——庆祝伟大的十月革命四十周年
  千家驹
1956年春,中苏友好协会应苏联对外文化协会的邀请,组织访苏代表团到苏联去作友好访问。我们在苏联的日子虽然不到两个月,但是苏联人民为进行共产主义建设所表现的那种忘我劳动的精神,苏联人民所过的愉快幸福和高度文化的生活,以及他们对于我国人民无比深厚的兄弟友谊和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关怀,留给我们以永远不会磨灭的深刻印象。
如果有人问:在你们的参观访问中,什么是使你最受感动并且最有教育意义的呢?我想首先就是苏联人民对于劳动的社会主义态度和他们为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不论在工厂、国营农场、集体农庄或者学校、商店、建筑工地里,他们都是又愉快又紧张地劳动着。自然这是由于他们已经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劳动人民已经成为国家的主人,劳动的成果被保证用来进行共产主义建设和满足人民最大限度的物质与文化的生活,因而他们都不把劳动当成负担而视为人民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部分。苏联人民热爱自己的劳动,每一个公民都把劳动看作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他们爱惜每一分钟的劳动时间,把浪费时间视为对社会财富的浪费。他们以自己的双手来建筑人世间最美丽的乐园。
这里我想举一个例子来谈一谈。近几年来苏联的农业生产有了巨大的发展。苏联的谷物播种面积在最近三年内
(1954—1956年)增加了二千二百万公顷。1956年谷物总收获量(入仓收获量)比1955年大约增加了20%,大大地超过了苏联历史上任何一年的入仓收获量。苏联农业方面这种辉煌的成就是和苏联党和政府大力提倡垦荒分不开的。最近三年内,苏联开垦生荒地和熟荒地的地区的谷物总收获量增加了一点四倍,尤以哈萨克共和国的谷物总收获量增加得最快。1956年哈萨克交给了国家十亿普特谷物,差不多等于过去最高交售量的十倍。
我在去年访问苏联时曾经参观了哈萨克江布尔区的一个名叫阿克先根尔斯克国营谷物农场。这一农场离哈萨克共和国首都阿拉木图约二百公里,在一年半以前这是一个荒无人烟,蔓草遍野的草原地带,既没有道路,也没有一幢建筑物。1954年苏联共产党发出了垦荒的号召,哈萨克共和国政府决定在这里垦荒,创设国营谷物农场。1955年1月间派了七个党员为核心小组的垦荒先锋队,当时根本没有道路,又值严冬季节,他们七个人是乘雪橇来的。后来又从全国各地踊来了大批的志愿垦荒者,他们都是响应苏联党的号召自动地来参加垦荒运动的。据说当时最主要的困难是如何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在这从来无人居住的草原地带定居下来。物质条件的困难是可以想像得到的,既没有住房,时常有暴风雪,气候酷冷,连燃料也须从二百公里以外运来。但是这些志愿垦荒者是不会为任何困难所吓倒的。同时党给他们以一切物质与精神的支援,政府给他们送来了二十二辆车箱,他们就以三辆车厢作为食堂和零售店,其余的作为宿舍和办公室。他们就地取材,经之营之,利用了遍地皆是的芦苇和以煤渣筑起房子来。附近的湖泊周围长着稠密的芦丛,把芦草收割加以压榨,然后用铁丝把它穿缝起来即成为绝好的建筑材料,这种芦苇还可以用作羊棚牛棚,冬暖夏凉,结实耐用。经过了他们一年多的艰苦经营,当我们去参观时,这个一年半以前还是饥饿的草原地带已经成为一个快乐的青春的新村了。一年多来,他们建筑了适用、经济而又舒适的住宅,有食堂、商店、俱乐部和小学校。他们的文化生活也决不缺乏,无线电、报纸、杂志可以把一切新闻传送到这里,看到了这么一个青春饱满,朝气勃勃的新村,谁也不会想到在一年半以前这还是一个荒无人烟的草原地带的吧!
农场的场长和党委同志非常热烈地欢迎了我们,招待我们在食堂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并且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这个农场创办的经过。他们说仅在1955年一年之内,农场便上缴了国家二十五万普特的粮食(每普特合三十二点七六市斤),农场拥有可耕地二万四千公顷,牧场二万公顷。他们养了三万二千只羊,七百八十头牛。他们告诉我们如果没有苏共党的大力支援和党员同志的核心领导作用,这一农场的开辟是不能想像的。他们说,你们今天来的道路是不好的(其实也不比我们的某些公路差),但是要知道这儿在一年半以前是根本没有道路的,今天已经可以通车了,请你们再过一年来看看我们吧,那时候农场的面貌会有更大的不同了。看到了他们那种革命的乐观主义的精神,他们那种不向任何困难低头,艰苦奋斗,战胜一切的豪迈气概,真不愧为建设共产主义的战士!同时苏联党和政府对于垦荒的大力支援,也令我们深深感动,这也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有可能。他们为了配合垦荒计划,各方面都动员起来了,画家要为垦荒运动画招贴画,诗人要替垦荒运动起草标语口号,演员剧团要到垦荒地区去演出,最新式的农业机械和汽车要优惠地供应垦荒区的需要,总之,政府运用一切条件来保证垦荒计划的完成。这不正是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的证明吗。后来我看到赫鲁晓夫报告说哈萨克共和国粮食产量已占到全苏联各共和国产量的第二位(第一位是俄罗斯共和国,第二位原为乌克兰,现已被哈萨克共和国取而代之),这说明垦荒运动者在哈萨克披荆斩棘、辛勤努力的成果已取得卓越的成就,在建设共产主义社会中已起到一定的作用。
由此一例,即可证明人世间的乐园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光荣的劳动创造出来的。我们今天看到了苏联人民所过的富裕的幸福的生活,决不要忘记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苏联的今天是我们的明天,苏联是我们建设的榜样,我们要学习苏联,就必须学习苏联人民这种对待劳动的正确的社会主义态度,就要学习他们这种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最后,让我们欢呼: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万岁!
伟大的正在建设共产主义的苏联人民万岁!
战无不胜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万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