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桥和汉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0-16
第4版()
专栏:

  桥和汉阳
  本报记者 张碨
汉阳是座历史悠久的名城。六十年前,这里修建起汉阳铁厂和汉阳兵工厂以后,更成了我国最早的工业基地之一。但是,当我们在解放初期到这座名城游览的时候,却很失望。这里最大的街道——西大街是狭窄不平的青石路,两人伸开手臂就可以拦断交通。全区到处都是破旧低矮的黑瓦房和茅棚。这里除了三家工厂以外,家家点的都是青油灯和煤油灯,多数居民都是吃湖塘积水。著名的汉阳铁厂和兵工厂这时也只剩下一片废墟。
这是长江、汉水限制了汉阳的发展。多少年来,汉阳人民都迫切希望修建大桥。
1953年以前,人民政府曾经花了很大的力量来建设汉阳,先后在这里建起了国棉一厂、枕木防腐厂和中南制材厂等工业企业。但是,长江和汉水的箝制,使这些工厂的原料、成品都必须用木船转载,增高了成本。同汉口、武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汉阳人民,也还必须时常冒坐小划子过江的风险。
1954年和1955年,武汉长江大桥的组成部分——汉水铁路桥和汉水公路桥先后建成了。从此,铁路伸进了枕木防腐厂,每根枕木的加工成本由2.69元降低到1.49元。马路直通汉口。在原来的乱坟岗盖起了一千多栋楼房。十七里长的自来水管遍布市区。普遍设置的电灯和公用电话,使汉阳人民的耳目灵光了。栖贤寺前面的臭水塘和破旧的琴台建成了汉阳公园和文化宫。汉阳的面貌彻底的改变了!
1955年年底,当满载粮食、建筑器材的卡车和大型公共汽车,首次由汉口经过公路桥驶到汉阳的时候,成千上万的汉阳人民都拥集在桥头欢呼,还打腰鼓,扭秧歌,庆祝祖国建设事业的重大胜利和自己多年理想的实现。一位吴老太太这天也把压在箱底多年的合心的衣裙翻出来穿上,走上桥头观光。晚上,她又亲自送她孙女儿到汉口的学校去开除夕晚会。她还对孙女说:“你父亲是坐划子去汉口,遇上风浪翻船死的。共产党领导人民修了桥,现在可好了!”有的人还坐上汉阳和汉口之间的公共汽车,往返几趟都不下车。
现在,武汉长江大桥已经落成通车了。这将进一步使汉阳成为我国南北交通要道。汉阳的工业也将更加繁荣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