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把甘薯收好藏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0-17
第4版()
专栏:

  把甘薯收好藏好
  本报评论员
10月中旬以后,各地的甘薯相继成熟,全国约有一千二、三百亿斤的鲜薯在这个季节里收获和贮存。
甘薯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是极重要的。在山东、河北、河南几个主要产区,甘薯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8%,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17%。北方地区和南方的旱作地区的农民,有20%——50%的口粮是甘薯。甘薯收成的丰歉和能否把收获的甘薯贮藏好,密切关系着粮食生产任务的能否完成和农民口粮的能否保证。
甘薯有不易贮存的缺点。1954年河南省腐烂甘薯折粮八亿斤,相当于该省全年粮食增产总额。河北省甘薯每年要损失15%左右。山东、江苏、安徽、广东、广西、四川等省份,也有同样情况。因此防止和减少甘薯的腐烂,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1956年,合作社大发展以后,由于改进技术,大大地提高了甘薯的产量;但是,由于对于集中生产可能产生的一些矛盾估计不足,甘薯生产也受到一些损害。河北省有的合作社,因为将全部甘薯集中在一个或少数生产队中,以致收获时间紧迫,劳力调配不开,迟至“小雪”还没有把甘薯收回来。有的社集中收获后由社统一分配,从社到队到组到户,层层搬运过称,使甘薯遭到严重破损、冻害,引起大量腐烂。这种现象,今年必须注意防止。
许多地区的经验证明,只要妥善安排好甘薯的收获、贮藏工作,上面所说的缺点是可以克服的。河北省定县韩家洼马宝山农业社和河南上蔡县和平二社去年由于在收获前进行地块排队、估产,并且包干到组到户,到收获的时候就做到了及时、精细。
在目前条件下要做到安全地贮存鲜薯,还有一定困难。因此大力推行切片晒干还是十分必要的。在推行这一方法的时候,必须向农民说清道理。只要群众明白了这样作的好处,他们是乐于接受的。河南省商丘专区过去没有切片晒干的习惯,但是由于大力提倡和具体领导,去年秋季全专区切晒的甘薯占到总产量的61%。
为了调剂食用和留作种薯,也还必须贮藏一定数量的鲜薯。各级农业部门必须加强对鲜薯特别是种薯贮藏的技术传授工作,使农民切实掌握贮藏甘薯的方法,作到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
甘薯后期生长较快。目前南方的甘薯距收获还有一段时间。各薯产区,在作好收获、贮藏准备工作的同时,还应该抓紧甘薯的后期田间管理,不要放过提高甘薯单位产量的最后机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