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在苏联的无私援助下 新疆建设获得巨大成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0-18
第3版()
专栏:

  在苏联的无私援助下
新疆建设获得巨大成就
本报乌鲁木齐讯 几年来,苏联真诚无私的全面援助,对新疆各项建设起了巨大的作用。
1950年,苏联政府根据和我国政府签订的在新疆创办有色及稀有金属和石油两个股份公司的协定,派遣了大批专家,并运来全套机器设备。在中苏合营期间,苏联专家一面培养我国职工,一面把这两个公司建设成巨大的金属矿山企业和石油联合企业,1955年1月,苏联又将他们的股份移交给我国。克拉玛依油田发现后,成千上万吨器材,从苏联及时地运到了克拉玛依工地。
解放以来,新疆陆续建立了一些现代化工厂,如乌鲁木齐火力发电厂、十月汽车修配厂等,都是用苏联最新出品的全套机器设备,并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兰州—乌鲁木齐—阿克斗卡铁路经过新疆境内一千余公里,在选线工作中,苏联专家亲临现场指导,对线路的选择和设计,有很大的贡献。苏联地质专家在天山南北的野外勘探中,为新疆培养出几千名各民族勘探人员,找到了很多有工业价值的金属矿床和一百多个有希望的石油构造,给新疆地区今后大规模发展工业作了准备。
解放后新疆农牧业生产上显著的进展也是与苏联的帮助分不开的。1953年,苏联农业专家提托夫,运用苏联先进的植棉经验,指导生产建设部队,在玛纳斯河流域,创造了两万亩棉田每亩平均产籽棉四百零二斤的全国最高纪录。1954年,吐鲁番县维吾尔族农民在提托夫指导下,全县三万六千亩棉花,每亩产籽棉三百三十一斤。1955年,玛纳斯河垦区八万二千亩棉花又获得高额丰收,其中有一万一千多亩,平均产籽棉六百多斤。
1954年7月,苏联专家沃洛宁和儒可夫来新疆视察,对新疆河流的流域规划、水利、灌溉、改良盐渍土壤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新疆博斯腾湖滨和准噶尔盆地咸分地区,许多年来一直有蝗虫灾害。从1953年起,苏联政府派遣治蝗专家带着飞机和药品,到新疆帮助治蝗,经历三年,使博斯腾湖一带群集型的飞蝗基本消灭,准噶尔盆地主要地区的戟纹、意大利蝗虫等受到严重杀伤。
从苏联输入的优良种畜正在改良着新疆牲畜品种。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巩乃斯种羊场,用苏联兰布里羊和新疆哈萨克羊杂交育种成功的新疆羊,是我国最优良的品种,已在十几个省和自治区推广。
新疆的交通运输、文化教育和卫生医疗事业,也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援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