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浪费的歪风一定要扫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0-18
第4版()
专栏:

  浪费的歪风一定要扫除
  沉浦
过日子要勤俭,这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以来的治家经验和优良传统。但是,近几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许多人把这个好经验、好传统忘掉了。在许多地方,特别是在丰收地区和经济作物地区,铺张浪费的坏风气正在逐渐滋长。在大辩论的过程中,有必要发动农民把这个问题的是非弄清楚。
为什么有些农民会这样迅速地改变了过去艰难生活时期省吃俭用的习惯,居然舍得大把大把地花钱,大量地浪费粮食了呢?这里面有思想问题。一部分人的想法是:现在是高级合作化了,生产提高了,因此就得来一个生活大改善。要求改善生活并不错,共产党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全体农民都过越来越富裕的幸福生活。问题是这些人想在改善生活上一步登天。他们不了解在目前的条件下,正常的改善生活同铺张浪费之间的区别。让这些人明白这两者的区别,是十分重要的。应该耐心地向他们说明不考虑生产发展水平和收入增长的程度,而过分地过高地追求生活消费,这就是超过了正当的改善生活的界限,而成为浪费了。至于某些人花大量金钱去从事烧香、拜庙等迷信活动,去修建漂亮的坟墓,这种与改善生活毫无关系的作法任何时候都是一种要不得的浪费。农业合作社由于它本身的优越性,虽然能够较快地增加生产,但是一般也需要三、五年的时间才能比较富裕。可见,即使是入了高级社,对于生活的改善,也不能犯急性病。
还有些农民有着一种万事依靠集体的想法。他们认为入了社可以不注意节约了,有了困难,就找合作社或政府给解决。应该教育这些农民打消这种只顾自己不顾合作社和国家的自私自利思想,使他们用正确的态度去对待个人同集体和国家的关系。
过去,在合作社的收益分配中,注意少扣多分,使刚刚实现合作化后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一些收入,这对提高社员的积极性和巩固新成立的合作社都是有好处的。但是,为了进一步地扩大生产,这种情况却需要作适当的改变。今年的秋收分配中,很多合作社都注意正确地处理社内积累和消费的关系,给扩大再生产留下尽可能多的资金,这种办法是完全正确的。同时农村党组织和合作社领导干部也有责任经常注意对社员进行勤俭办社和勤俭持家的教育。在每个村庄里,都有一些至今仍然保持着勤俭持家传统的农家,应该表扬这样的农民,并且多多介绍他们的节约办法和经验,推动那些不会过日子的人向这些勤俭人家学习。江西省万年等县经过大辩论后普遍树立了节约粮食的新风气;四川省遂宁专区的农业合作社动员社员用节约的余粮建立“义仓”。这些事实说明,只要加强思想教育,并且采取切实可行的节约办法,就一定可以扫除浪费的歪风,树立起勤俭的新风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