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从一条破棉被说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0-22
第2版()
专栏:

从一条破棉被说起
下面第一张图片上三个人拿着的一条破棉被,是解放前农民黄为兴一家四口仅有的一条破棉被。
亲爱的读者!你也许对解放前广大劳动农民的贫困生活不很熟悉吧?也许,你约略知道一些,可是淡忘了。那末,请听我讲一讲这个关于破棉被的故事吧!
老农民黄为兴今年五十九岁,原是浦江县人。五十年前,因为家里贫苦,父母养不活他,他只好跟着乡亲流浪到兰溪,在大塘乡帮着地主、富农放牛,后来又成了小长工。这种牛马不如的生活煎熬了他二十年。
过了三十岁,黄为兴勉强成了家。但是,夫妻俩终年勤劳,依然只能换来“三个月米汤,九个月野菜”。有一次,早稻快要收割,而他家里却粒米无存了。不得已,他去向地主借了一百斤谷子;不到一个月,地主却要去了一百五十斤。这种情形,差不多年年都有。四十年的长工生活中,他向地主所借的高利贷超过了四百次。
在半个世纪里他所经历的痛苦、辛酸是诉说不完的。有一年,他儿子身上连破布也不剩一块了,他的妻子到山上去砍柴,发现埋葬在山脚边的、不知哪一家的一个孩子的尸体,被狗扒出来吃掉了,只剩下一件破衣服。她把那件破衣服拿回来,洗净了,给自己的儿子穿。他的家是这样穷苦,就连一件死人穿过的破衣服也是最宝贵的财产;至于棉被,在他一家说来更是一种奢望,想了许多年也还是买不起。他的一个青年乡邻黄永祥,深知他的境况,因此把自己分家的时候所分得的两条棉被送了他一条。
就是这一条棉被,黄为兴一家四口盖了二十年。
解放后,黄为兴和其他劳动农民一样,在共产党领导下翻了身,分到了土地,也分到了房屋,生活开始改变了。1955年,他一家参加了大塘农业合作社,从此就走上了愈来愈好的幸福的道路。现在他家里养了两口肥猪和一群母鸡;做了新棉被,一家人都穿上了新衣服;每天三餐都是白米饭……。“三个月米汤,九个月野菜”的日子,伴随着旧制度的消灭而一去不复返了。
他自己算了一笔账,今年他一家除了可以分到足够的口粮以外,还有四百元左右的收入。因此他准备连同去年的积蓄,用来修造三间新房,还准备为两个儿子娶媳妇……。
这是黄为兴一家的变化,也是千千万万劳动农民的变化。
徐永辉文并摄影(浙江日报供稿)(附图片)
左一图:黄为兴(中)叫他的老伴拿出这条盖了二十年的破棉被来给客人看。
左二图:黄为兴参加了合作社后,家里不但有了新棉被,而且老夫妻俩和他的儿子都穿上了新衣服。
左三图:二十年前送给黄为兴一条旧棉被的黄永祥,1947年参加了革命,曾在解放军部队里担任过连长,1954年合作化运动中复员回乡,参加了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现在,他是中共大塘乡的支部副书记、大塘农业合作社的副社长。他现在已经四十多岁。这是黄永祥同志(左)正在同黄为兴和他的两个儿子谈二十年来的生活变化。
上图:黄为兴处处得到照顾。他现在除了参加社里的轻便劳动外,有空就在家看管两头肥猪和一群母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