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三十多城市实行划区医疗 城市医疗和预防工作的面貌正在逐步改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0-22
第8版()
专栏:

三十多城市实行划区医疗
城市医疗和预防工作的面貌正在逐步改善
本报讯 自从今年6月卫生部发布了“关于改进‘划区医疗服务’工作的指示”以来,全国已有辽宁、浙江等十五个省三十多个大中城市先后开始实行。“划区医疗服务”,是学习苏联保健事业的先进经验,正确结合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具体情况,在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城市重点试行取得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从各城市实行的情况看,都初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划区医疗,首先掌握了整个城市的医疗卫生情况,使城市医疗预防工作的改造和建设有了方向、克服了发展上的盲目性。如北京市针对过去医疗机构分布不合理的情况,在有二十万人口而没有一个市属医院、没有一张产床的前门区,经过合并改组成立了前门区医院,增建了门诊部,迁移去一个产院。目前全市基本上做到每一个街道办事处范围内都有了一个基层医疗机构。其次,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由于建立了业务、技术领导关系,改变了过去孤立分散的状态,有组织地培养训练了医务干部,使医疗质量逐步得到提高。如上海市第二劳工医院在划区医疗后,通过会诊、转诊,举办业余学习班和医学讲座等形式,先后组织在职中西医六百多人、中初级卫生人员三百多人进修学习,提高了杨浦区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第三,由于合理调整了医疗合同和组织群众就医,减少了大医院的忙乱,大大地发挥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潜力,便利了职工居民。如北京市1956年比1955年每名医师每日门诊负担量,大医院由十二点七人次降到十一点八人次,而城区联合诊所则由十六点一增加到二十七点六,门诊部由二十七点九增加到三十四点九;同时到基层医疗机构看病的已有79%是本地段的病人。上海市杨浦区1956年第三季度门诊量的统计,联合诊所门诊量比划区医疗前增加四倍多,而市第二劳工医院小儿科却降低了23.9%。第四,使医疗工作以保证国家建设为重点,首先照顾了生产需要,使工厂企业有固定的医疗机构为职工健康服务。医院医务人员深入工厂车间,研究职业病多发病,并帮助提高工厂医务人员的质量,进一步加强了工业卫生工作。第五,使医疗工作更接近于群众,使医疗与防疫工作有机配合起来,提高了预防效果。如上海市1956年麻疹流行,由于医务人员加强访视出诊工作,依靠居民组织发挥红十字会员作用,杨浦区麻疹病死率1955年是1.62%,1956年降低到0.4%;最后,由于一般病人到基层医疗机构看病,大医院减少了忙乱,增加了病种。如北京市同仁医院(是市中心医院)妇产科以前生理产和病理产各占50%,而实行划区医疗后生理产仅为10%,病理产增多。
不少城市实行划区医疗后,改善了城市医疗预防工作面貌,不仅得到了广大医务人员的支持,也取得了广大职工和群众的好评。
(王贵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