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写给局长的一封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0-22
第8版()
专栏:

写给局长的一封信
云海
一天,我偶尔在一个机关的整风墙报上发现了一封信,一封看来很普通的信,使我不能不一气看到底,并且很认真地把它逐字逐句抄了下来。
是这样一封信:局长同志:
我不知道您姓什么,您当然也不认识我。我叫周金贵,是公私合营第四食堂的营业员,我们食堂在夜市中间,您可能也来过。
我干这行快四年了。合营以前,这儿叫“双兴居”,酱肉做的出名,灶上孙师傅有几样拿手菜,街面上没有不知道他的手艺的。那阵,不少干部和军官是这里的主顾,可我最熟悉的要算你们局里的马科长和老胡。那时候,他们几乎每个礼拜要来照顾一次,有时一块儿来,有时先来等后到的,不见不散。当时,掌柜的王五待他们亲近的很,真是无可无不可,吃啥有啥,菜码比别人的大,要酒,亲自外处去打,腰里不宽绰可以赊账。王五一口一个“胡科长”叫的可甜啦!虽然他明知道老胡并不是科长。
若说王五是真心实意的和他们要好,那是胡扯。那时,买卖人看中的是钱,见着财神爷还有不作揖的。可俗语说的好:羊毛出在羊身上,哪儿丢的哪儿找。若不是你们的马科长和老胡手头那么敞,喝起酒来不管天地,王五决不会对他们那么大方,这不是明摆着的事。
去年,买卖合营了。王五调到公司里搞业务去了,灶上孙师傅和我都没动,还留在这里。老主顾还是照样来,老胡和马科长还不时的来喝一通。按理说,干部们到了礼拜假日,三两人凑在一块儿,喝喝乐乐,算不了什么,特别是干我们这行的,看来更不算回事,生活提高了嘛!可是老胡他俩的喝法,我愈来愈看不惯了。原先还只是三、五两,最多也不过一斤。可近来是不喝便罢,一喝就是没完没了,坐下就是一两个钟头。有时候,喝得东倒西歪、吐个满桌满地,舌头都喝硬了,还拍着桌子,喊着要酒。一天夜里,老胡喝了个人仰马翻,几个人费了好大劲,连推带拖才强把他扶到三轮上。他瘫在车厢里,嘴里不住的“哇!哇!”吐着,还直嚷嚷叫我去打“五加皮”去。
在饭馆里喝醉了酒,我倒不稀奇,有的还连盘子都扣了,甚至有的还骂人呢。我看不惯的是他俩一见了酒,就什么都忘了,打开话匣子,咧咧起来没个完,啥都讲。如果光是闲扯,倒也罢了,可他俩偏不,你们局里的人和事,没有讲不到的,愈讲愈来劲,愈讲愈有滋味。有时候讲一通哈哈大笑,有时候讲着讲着又骂骂滋滋的,不是大吵大嚷,就是嘀嘀咕咕。您想啊!局长同志,酒饭茶市里什么人不来,谁知道谁是干什么的。有些话,叫闲杂人听了去,怕不大好罢!
说实在的,我倒没有一次想故意听声,可就是上菜添酒这工夫,我也听来了不少你们局里的新闻,当然都是丢头拉尾巴的。不信,我说说试试:你们局里有个叫小蔡的女同志,准爱打扮,对象也搞了不止一个,对不对?还有你们的支部书记准姓黄,管保张科长对他有成见。还有老胡嫌他赚的少,他敢和他的科长比能耐大小,这个不知道您听说过没有?像这样的新闻,我还听到不少。甚至,马科长还讲过斯大林怎么怎么的……这里我就不多提了,反正有些话,我是从来没听到的。
局长同志,大道理我不懂,虽然我入了工会,上了夜校,可觉悟还不大高。但是,我总觉得你们这位马科长和老胡这种毛病不好,不分家里外头,啥事都到处乱讲。人家都说:酒后失言,是不是他俩也失了言了,您说?
局长,我写这封信的意思,是要把这个情况向您汇报汇报,让您有空能帮助帮助他俩,往后改着点。我写的啰里啰嗦,话也不通的很,局长,您可别见笑,我原先的底儿空——小学还没毕业。这封信还是求我的邻居——一位小学教员帮助我改了又改才写出来的。
祝您工作进步
公私合营第四食堂服务员 周金贵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