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把学习和生产结合起来 西黄村乡大部分文盲识字一千以上 计划在五年内成为有文化的新农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0-23
第8版()
专栏:

把学习和生产结合起来
西黄村乡大部分文盲识字一千以上
计划在五年内成为有文化的新农村
本报讯 北京市郊石景山区西黄村乡扫除文盲工作获得显著成绩。全乡参加文化学习的四百七十个文盲中,已经有一百六十多人达到了扫盲的标准(已识字一千五百个以上),二百多人识到一千字左右,其余的也识到五百多字,并有四个人当了记工员。
西黄村乡共有一千一百三十九户,在一千四百零九名男女农民中,四十岁以下的青壮年文盲有五百二十九人。该乡在解放后就成立了冬学。因为时学时断,采取的是班级教学方法,成绩不大,正像群众说的“年年上冬学,年年从头学。”1955年冬开展扫盲运动,经过动员,大部分文盲参加了冬学。但是学习时间不能保证,常常被工作或会议打乱,学员情绪大受影响。到1956年4月,学员由八百七十人减到三百人。干部们因此就认为学习和生产有矛盾,扫除文盲很困难。乡的党政领导方面,为了把学习坚持下去,并形成运动,在1956年4月作出了三条规定:(一)保证干部班及班级学习的时间,任何人不得占用学习时间开会;如果必须占用时,一定要经过乡党委批准,并要用另外的时间补上。(二)改变学习方式,除编班、编级学习外,可以利用一切便于学员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三)农业社、队的干部要管学习。很多生产队长说:“老粗哪能管文化”,“管文化耽误生产怎么办”?执行规定中遇到了困难。经过打通思想,同时在五四社的二队实验中,取得了队长管学习的经验。多数队长在两三个月内,也都把文化学习管了起来了。生产队长管起文化学习以后,就使学习与生产上的矛盾获得了解决。于是领导方面又把在乡知识分子和已经在冬学学习结业的学生三百八十八人,组成一支扫盲的大军,为广泛开展扫盲工作创造了条件。
在开展扫盲工作的过程中,该乡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有效的组织措施。全乡由乡人民委员会、党组织、青年团组织、妇联、农业社、学校等负责人组成扫盲协会,按地区成立了四个分会,分会下设会员小组。会员小组是基层战斗单位。全乡参加扫盲工作的会员,组成了六十四个扫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五、六家或一个生产小组。小组的任务是调查文盲情况,宣传动员,组织学习、教学、检查,对本小组责任地段内的文盲全部包干,负责到底。他们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学习形式,如班、组学习,地头复习;地头学习、回家复习;在家包教,地头复习;以及炕头组、干部班、送字块等方法。全乡学习热潮掀起来以后,有90%的文盲都参加了学习。大家的学习热情很高,一进村,街头挂着识字牌,地头竖着小黑板,春联上的字成了课本,锅台上、墙上,甚至玻璃窗成了小黑板。
西黄村乡扫盲获得这样显著的成绩,并没有影响农业社的增产。以五四农业社为例,1956年平均每户分红五百一十二元,比1955年增加八十二元,有78.3%的社员增加了收入。在已获得成绩的基础上,该乡党政领导方面和群众,对扫盲更满怀信心,进一步计划在五年内全部扫除全乡青壮年中的文盲,使全乡变成为有文化的新农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