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谁贡献大?谁享受多?谁支援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0-25
第2版()
专栏:比比·看看·想想·看看

谁贡献大?谁享受多?谁支援谁?
山西潞安县大辛庄胜利农业社,距离长治市只有十多里,全社八百多口人,其中有五十多人在外做工,所以在这次社会主义大辩论中,对工农联盟、城乡关系等方面提出了一百四十多条意见、主要问题有:城市工人吃粮多、农村农民吃粮少;农民支援工业多、工业支援农业少;和工人比待遇、比生活。
辩论一开始就首先讨论了城乡人民生活的问题,当时有许多人片面强调农民生活低、吃粮少。因而便展开热烈争论,并用具体材料进行了对比:工厂工人每月平均吃成品粮三十七斤,全年共吃四百六十四斤,折原粮四百九十斤,长治市市民家属按大人、小孩分七等供应、一户以三个大人一个小孩平均计算,全年每人吃成品粮三百一十斤半,折原粮三百六十三斤,干部每月供成品粮三十斤,全年三百六十斤,折原粮四百二十二斤。去年胜利社男女大小每人平均分到原粮四百三十五斤,比市民多吃七十二斤,比干部多十三斤,虽比工人低五十五斤,但工人都是大人又是男人。生产价值又比农民高,多吃一些是合理的,这说明片面认为农民生活低,城市工人生活高的说法,是不合乎事实的。
社员关三女说农民劳动一年的粮食就有一半是支援工人和城市,而工人对农民有什么支援?许多社员都说关三女说的对,到底谁支援谁的问题又争论起来了。这时又进行了算账对比,首先从工业支援农业方面算了四笔账:一、土犁和机耕对比帐,全社共有秋地三千七百多亩,过去用土犁秋耕,要耕三十多天,到上冻时都要剩下一千多亩耕不完。自1955年用拖拉机耕后,只要十四天时间就能耕完。并且耕得又深又透,保墒杀虫,每亩约增产二十斤粮食。二、算机器浇地账,全社共有经济作物地一百八十多亩,现在用锅驼机车水浇地,可节省用工九百多个,每亩比过去增加收入四十多元,共可增加收入八千元。三、算化学肥料增产账,全社共有四千多亩地,过去没用化肥时,庄稼经常发生虫害。自使用化肥后,每年进行药剂拌种,基本上扑灭了虫害,每亩约可增产十斤。四、算工业品供应账,全社一百九十二户,全年共用布七千多尺、食盐一万二千多斤、煤油四千多斤,今年又买了喇叭筒九个、自行车五十二辆,这些东西如果没有工人制造,从哪里来呢?其次,在农业支援工业方面也算了一下,去年连粮食带毛猪,全社共卖给国家约值四千多元的物资,而工业支援农业每年能增产物资折款约为一万八千多元。经过这样一对比,谁支援谁的问题就明白了。
最后大家又用实际事实反驳了绝对平均主义的错误思想。史珠庆说:有人提出农民劳动时间长,工人工作时间短,我不相信。工人每天工作八小时,按时上工,到点下工,一年三百六十天,除礼拜过节以外,其余再没有休息时间。咱农民呢?李海金去年一年最多做了二百三十个劳动日,秦连成全年才做了一百二十一个工,这能说成农民劳动时间长吗?工人比农民收入多一些,但在开支上要比农民大,农村一个农民每月开支五元有剩余,城市一个人每月开支十元还不够用。 (范仁乡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