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伟大纲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0-27
第1版()
专栏:社论

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伟大纲领
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在昨天公布了。这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的伟大纲领,它给我国五亿农民指出了今后十年的奋斗目标,规定了实现这些目标的基本方法。我们相信,这个纲要修正草案的内容一定会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引起他们的劳动积极性的新高涨。
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它要求巩固农业合作化制度,要求大力提高粮食和其他农作物的产量,要求从1956年开始的十二年内,按照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把粮食每亩平均年产量分别提高到四百斤、五百斤和八百斤,把棉花每亩平均年产量分别提高到四十斤、六十斤、八十斤和一百斤(皮棉),要求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内大多数合作社的生产和收入赶上或者超过当地富裕中农的水平,要求有关农业和农村的各方面工作在十二年内都按照必要和可能,实现一个巨大的跃进。实现这些目标,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的面貌将焕然一新。
我们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一个既有现代化工业又有现代化农业的社会主义强国。近几年来,我们举国一致、集中力量建设现代工业,特别是重工业,这是绝对必要的。不这样作,就不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可是,为了更迅速、更顺利地发展工业,在目前必须用更大的力量发展农业。毛主席指示我们:“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和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如果我们的农业能够有更大的发展,使轻工业相应地有更多的发展,这对于整个国民经济会有好处。农业和轻工业发展了,重工业有了市场,有了资金,它就会更快地发展。”(“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了推动我国农业的迅速发展,根据两年来情况的变化和工作的经验,把去年1月份公布的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加以必要的修改和补充,作为领导全国五亿以上的农民在今后十年内积极奋斗的指针,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纲要所规定的粮、棉产量提高的速度在我国是空前的,这究竟能不能够实现呢?我们认为,只要把生产潜力挖掘出来,不仅可以实现,在许多地区并且可能超过。大家知道,1956年已经有十九个县、市的单位面积产量达到或超过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的指标,估计今年将有几十个县、市达到或者超过指标。这些地区在一两年内已经作到了的,在条件大体相同的其他地区,再有十年的努力,为什么还不能作到呢?
目前我国多数地区的农田单位面积产量还相当低。我国农民不久以前才从小农经济束缚下解放出来,某些陈旧的生产习惯并没有随着经济制度的改变而改变。许多人惯于根据小农经济的生产条件来看合作化以后的新情况,对过去没有见过的事情,常常是不敢想,不敢作,信心不足,顾虑重重。为了克服各种各样的保守思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农村中以四十条纲要为中心,进行一次生产建设问题的大鸣、大放、大争。
有些人说:“生产已经到顶了。”在大辩论的时候,应该集中力量彻底打破这种保守思想。从全国范围来说,我们已经有了亩产两千多斤水稻、一千多斤小麦、三百多斤皮棉、一万多斤甘薯的高额丰产纪录,比全国平均产量高五、六倍到七、八倍。当然,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并不是任何地区都能达到这样高的生产水平。但是,除开这些高额丰产纪录以外,每个县、区、乡,都有自己的丰产纪录,比当地平均产量高百分之几十到几倍。这是条件大体相同的合作社比较容易达到的。在低产地区,抓住当地的生产关键(如兴修水利、保持水土、改变耕作制度等等),就可以在短时期内迅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在著名的高产地区,只要继续发挥潜力,采取必要和适当的措施,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1956年广东汕头专区水稻平均亩产八百一十一点六斤,全专区超过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的指标。最近这个专区的党政领导机关周密地调查研究了全区的生产条件,作出新的规划,争取1962年达到平均亩产稻谷一千斤,1967年达到平均亩产一千一百斤。大家想想,如果我们都有这种精神,怎么能说生产已经到“顶”了呢?
为了因地制宜地实现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的规定,各省市、专区、县、区、乡的党政领导机关和合作社,应该在大辩论的基础上,按照当地的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地制订和修订自己的长期规划和分批分期发展的具体规划。去年年初,多数地区曾经初步制订了农业合作化和农业生产的长期规划。这对于鼓舞农民群众、指导实际工作和协调各机关、各部门的工作,起了巨大的作用。由于各地都是初次制订长期规划,当然难免有不完备、不具体、不实际的毛病。经过将近两年的生产实践,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地区的规划固然因为要求过高和脱离实际,难以完成;但是更多的情况是对生产潜力估计不足,计划落后于现实,或者计划虽然是适当的,但是没有贯彻执行下去。现在大家开始有一些制订长期规划的经验了,在大辩论中出现了许多宝贵的意见,根据这些,我们就有可能订出较完备、较全面、较实际的长期规划了。当前的重大任务,就是一定要利用大辩论的时机,把社、乡、区、县的规划同时订出来,付诸讨论和实行,并在实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加以补充和修改;而不要求全责备,错过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的良好时机。
能否实现农业发展纲要,关键在于第二个五年计划。明年是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在农业生产上,应该为全力争取大丰收,给第二个五年计划做一个良好的开端。今年秋季苦旱,许多地区秋种任务不能完成。我们必须在今冬明春掀起一个农业生产和农业建设的高潮,弥补今年秋旱的损失,给明年的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冬季是兴修水利和积肥的好季节,水利是目前合作社最重要的基本建设,各个地区都应该集中主要的力量,把这些最重要的建设项目抓起来。1956年春季有个农业建设的高潮,一年扩大灌溉面积近一亿亩,增加复种面积一亿亩,在很大的范围内推广了优良品种,结果保证大灾荒的1956年比大丰收的1955年增产一百五十亿斤粮食。因此,在农田基本建设方面,我们现在应该向广大农民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努力、努力、再努力,超过1956年!
农业发展纲要的彻底实现,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纲要修正草案的某些内容,如绿化,勤俭持家,消灭老鼠、蚊子、苍蝇等等,要由城乡居民同时动手,配合进行;其余部分主要依靠农民来作,但是工、商、学各界应该大力加以援助。在全国农民辩论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的时候,工、商、学各界也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参加讨论。面对着这个关系六万万人穿衣吃饭的大问题,大家都应该想一想:我应该怎样为发展农业出一份力量?我能在四十条中作些什么?各级党和政府的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等部门都应该全力以赴;机械制造部门、化学肥料部门、商业供销部门、银行信贷部门、医药卫生部门、气象部门和农业科学研究部门,也应该根据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的要求,迅速安排和改进自己的工作。
邓小平同志在“关于整风运动的报告”中说:“要实现四十条纲要,没有一股劲,不经常同保守倾向作斗争,是不行的。”去年和今年的经验,说明这种论断完全正确。去年水灾奇重而能增产,主要是因为一月间公布了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基础上掀起了农业生产的高潮,农民们有了一股劲,在一年当中把多少辈子办不到的事情办到了。另外有些地方由于对去年的成绩和缺点作了不恰当的估计,在去年秋后刮起一阵邪风,放松甚至放弃了四十条纲要的目标,结果是消极因素上升,右倾思想抬头,农业生产就吃了亏。这是值得我们牢牢记住的教训。
我们是在落后的经济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已经并且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碍。没有百折不回的志气,一往无前的毅力,决办不了这种大事。怎样把农民的劲头发动起来?主要是让大家看到光明的前途,看到增产的潜力,看到各种有利的因素。湖北孝感县长风社是个办得很好的合作社,去年全社平均亩产粮食一千零三十一斤,今年预计平均亩产一千一百六十斤。前些日子在讨论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的时候,社员们说的好:“千条百条,归总一条——不能离开共产党的领导,我们就是得了四十条的好。”农民看到了好处,劲儿就会更大。各地在大辩论中都应该让农民看到四十条纲要的好处,万众一心地为实现这个伟大纲领而奋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