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河南省农民以移山填海精神挖掘水源 抗旱种麦水利建设齐头并进 湖北赵岗乡勤俭修水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0-27
第4版()
专栏:

河南省农民以移山填海精神挖掘水源
抗旱种麦水利建设齐头并进
湖北赵岗乡勤俭修水利
新华社郑州26日电 河南省的农田水利建设运动,在抗旱种麦中已经全面展开。在最近抗旱种麦期间,全省扩大了灌溉面积五百万亩。
目前,河南省农村一千五百多万有组织的农民,正以移山填海的精神,通过人人献计户户建议的办法,挖掘出一切可以挖掘的水源。全省已打新井十五万眼,修旧井十三万眼。群众以顽强的精神,遇山钻洞、逢沟架桥,整修渠道一万二千多条,原阳县马庄乡,原有七千多亩旱地种不上麦,中共乡支部就组织了六千多个青壮年社员,连续五昼夜,开了四十五里长的渠道,这条渠道翻过十五道沙岗,把黄河水引到地里,浇地六千多亩。水源缺少的山地和丘陵地带,人们也打破惯例进行水利建设。禹县诸侯山区无梁乡农业社,很多人认为山区缺水源无法抗旱,党支部书记胡喜,领导大家分头到山里找水源,经过一天的寻查,找出大小泉眼十七处,浇地一千多亩。嵩山脚下的登封县,提出“让高山让路,使河水上山”。以拳术著名的嵩山少林寺附近的少林乡,两天两夜挖一条沟,把伍龙潭死水,弄出来浇地一百亩。群众说:“共产党办法鲜,千年龙潭出了山,从此旱地变水田”。
工人和机关干部,积极帮助农民抗旱和开发水利。洛阳市的工人们,用三十八部抽水机,到抗旱最困难的地方帮助农民抗旱,他们把抽水机胶管伸下洛河、涧河,一节一节的把水抽上邙山。南阳专区直属机关干部,用三部锅驼机把白河水引上卧龙岗,浇地一千六百亩。
新华社武汉26日电 湖北省光化县赵岗乡勤俭兴修水利工程的事迹,受到最近到赵岗乡参观学习的宜昌专区和襄阳专区水利参观团的赞扬。
赵岗乡的十一个农业社从去年12月初到今年5月,只用了四百元,就修筑了三十四个拦河坝和拦冲堰、六条盘山渠(总长五十七里半)和一个滚水坝,另外还顺着渠道修了二十二个蓄水堰,修补了四个老堰,在全乡构成了一个水利网。这些工程能把五千四百多亩旱地改成水田。今年各农业社根据劳动力情况,已把一千八百六十二亩旱地改为水田,多收了三十一万多斤粮食。
赵岗乡境内有五条小河流过,而且小山岗多,沟和石头多,适合修筑拦河坝和引水渠等小型工程。但是在去年冬天,却有许多干部和农民主张向政府借大批款,用混凝土修筑大滚水坝等所谓像样的水利工程。仅青泉、永久、永远三个社就计划向国家贷款一万五千元,修筑两个滚水坝和一个水库。为了扭转这种违反勤俭原则的错误做法,上级领导机关和这个乡的中共支部,一面进行批判,一面组织全乡十一个农业社的干部和许多社员,观看了适合兴修水利工程的有利地形,找出了费工少、效果大的兴修办法,并参观了乡里一个一百年以前两边用石头、中间填土修筑起来的拦河坝,又开会总结了过去勤俭兴修水利工程的经验,自己制造了一些兴修水利的器材。经过这些工作,原来主张借款修水利的人改变了主张,全乡很快掀起了兴修小型水利工程的高潮。(附图片)
河南省确山县高庄乡黎明一社,今年把全社二百四十六眼井普遍改造了一次。改造后,每眼井可浇麦一百五十亩。 张美迁 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