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5阅读
  • 0回复

谢尼娅万里探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1-01
第3版()
专栏:

谢尼娅万里探亲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前夕,一位苏联妇女谢尼娅不辞万里从莫斯科赶来上海,会见她死去的最亲密的朋友的父亲——九十二岁的中国老工人李德山。
这位苏联妇女谢尼娅,25日乘车到达上海。老人李德山早已在月台上等候。虽然两人是平生第一次见面,但是二十多年来彼此朝夕怀念,相见之下,悲喜交集。谢尼娅抱住老人,泣不成声,李德山更是老泪纵横。同往迎接的公安里居民委员会主任杨慧英向谢尼娅送上一束鲜花,祝贺他们难得的会面,祝贺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血肉相连。
李德山是位革命老工人,早在大革命以前即随董必武同志等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积极组织码头工人与反动派作斗争。他有一个儿子名李凌云,1926年往苏联学习,取了个苏联名字舒拉。李凌云在海参崴担任“五一”工人俱乐部副主任和海参崴市职工会指导员,是个有为的共青团员。1930年,他认识了海参崴东方大学的女学生谢尼娅。谢尼娅也是个共青团员,一面读书,一面在“五一”工人俱乐部工作。这对年青人为共同的理想所鼓舞,慢慢地内心播下了恋爱的种子。那知1933年11月5日,舒拉死了。谢尼娅悲痛欲绝,含着眼泪埋葬了年仅二十四岁的中国朋友。
李凌云生前曾告诉谢尼娅,他父亲李德山还在上海,已经六十八岁。李凌云死后,谢尼娅立即写了一封双挂号信到上海。但是,老人没有收到这封信。原来李德山老人自参加“五卅”运动后,遭叛徒出卖,被国民党特务机关逮捕,监禁在龙华,后来又解到苏州,1934年才释放。出监后,老人写信给儿子,但是音讯全无。
抗战爆发,老人不辞千里关山到了重庆,全靠当时革命人士接济维持生活。重庆解放,政府对这位革命老工人作了妥善安置。迁来上海后,政府对他更是照顾备至。
李德山以八、九十岁高龄目睹中国人民革命胜利,内心无限欢欣。但他还是深深怀念着儿子。虹口公安分局乍浦路派出所户籍警丁尧培同志了解了情况后,怀着满腔热情,要替老人做无异大海捞针的事。首先,丁尧培写信给李凌云的同学,探问究竟。果然,哈尔滨市公安局长宋少卿同志来信了,说:李凌云已在1933年死亡,生前与一个苏联女郎感情非常好,李死后,埋葬的事也是她料理的。但是,这个苏联女郎叫什么名字,现在在哪里,他不知道。
老人听说儿子已死,不胜悲痛。他对丁尧培说:同志,设法让我与那位好心的苏联妇女通个讯吧!但是,她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苏联这样大,到那里去找呢?明知事情难办,上海市有关部门还是一层层上报,最后,一封信转到了莫斯科我国驻苏大使馆。
今年春节,奇迹出现了。丁尧培兴冲冲地到老人家报喜道:查到了,她叫谢尼娅,现在莫斯科矿业大学担任俄文系主任。
感谢绿衣人,一封从上海发出的信飞快地到了莫斯科矿业大学。有人对谢尼娅说:“你有封从中国来的信。”谢尼娅说:“不会的!”但是拆开一看,她哭了,做梦也没想到舒拉的父亲还活着,而且会找到她啊!
不久,李德山老人收到谢尼娅从莫斯科的来信,还寄来了照片。信一开头就说:
“你好,亲爱的父亲!
“你的信来得出我意外,它给
我带来了快乐与痛苦。快乐,因为
你过了近四分之一世纪还没有忘记
我;痛苦,因为它使我又一次经历
了二十三年前所经历的事。
“1934年,我看到你给舒拉的
一封信。这时,舒拉已不在了。我没
有写回信,一则因为我在这样的悲
痛中不能提笔,一则怕你听了这消
息打击太大。
“1933年11月10日,我们把舒
拉埋葬,葬礼很隆重。半年后,墓地
另作别用,我们便迁墓,那是在
1934年5月2日,这对我又是一次沉
重的打击。
“我和舒拉曾经生活得非常非
常好,但是我们永远分别了,我们
只相处了大约一年零五个月。
“很想见你,如有可能到中国
去,一定来看你……。”
什么话都不能形容老人接到信后的安慰,他像接到了亲生女儿的信一样,立即写了回信,还寄去了他的照片。信上说,无论如何盼她到中国来。
谢尼娅的回信又来了。信上说:
“你那样兴奋地期待我的到达,我十分高兴……。请求你什么也不要准备。你的儿子曾经是我的亲密的朋友,因此你也就是我的亲人”。
老人怎么不准备呢?就在粉刷一新的房间里,他接待了这位情义深重的苏联妇女。中午,老人请了热心的户籍警丁尧培和里弄居民委员会主任杨慧英陪谢尼娅一道吃饭。铺着台布的桌子上摆满了红烧桂鱼、青豆虾仁、白切嫩鸡、栗子炒鸡,这些都是热心的邻居烧出的拿手好菜。老人问谢尼娅:“你喝酒吗?”谢尼娅操着流利的中国话说:“我不会,我从莫斯科带来了好酒送你。”老人笑了,夹了一大筷桂鱼给她,说:“我今年九十二,要活一百岁,我还要到北京、莫斯科去。”谢尼娅说:“你一定长寿,欢迎你到莫斯科来。”……
阳光射进了房间,笑声、谈话声,满室生春。谢尼娅掏出手帕,拭去了脸上晶莹的泪珠,望着老人说:“你这样长寿是少有的。我们这件事情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原载上海新闻日报,本报略有删节)(附图片)
在短短相聚的日子里,谢尼娅像女儿一样照料着中国“老爸爸”的起居饮食。 新华社记者 杨溥涛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