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飞跃前进的哈萨克斯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1-04
第6版()
专栏: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飞跃前进的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在苏联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里可以说是一颗宝贵的珍珠,不过在十月革命前它始终埋在地下,只有苏维埃政权才把它从土里发现了出来,并且只有在列宁的民族政策的照耀下,才放出了灿烂的光彩。
1917年以前的哈萨克斯坦是一片荒凉的地方,地下的丰富无比的宝藏几乎没有触动,人民过着游牧生活,父系制度占着统治地位,在文化、经济上都非常落后。十月革命后四十年哈萨克人民作了一个飞跃式的进步——它挣脱了封建制度的枷锁后,一大步就跨到了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今天的哈萨克斯坦是一片建设气象。自从1953年苏共中央号召开垦荒地以后,有大批劳动队伍开到了这里,他们仅仅用了三年多时间,就把两千万公顷荒地变成了良田,并建立了五百三十多个规模巨大的国营农场。过去人烟稀少的地带,今天已经是一片绿田。仅在1956年一年哈萨克共和国就交给国家十亿普特粮食,这超过了以前十一年的总和。阿尔泰山和天山的广大而美丽的牧场,使畜牧业得到了广阔的发展天地。这个面积仅次于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的哈萨克斯坦,是地广人稀的地方。它的面积几乎有乌克兰的五倍,可是人口只有乌克兰的五分之一。革命前人民在荒凉的土地上过着游牧的贫困愚昧的生活。只有共产党领导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技术改造,才使哈萨克的全部游牧户都集体化而且定居了下来。随后,它的情景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例如,过去哈萨克斯坦几乎没有工业。在苏维埃政权年代,哈萨克斯坦却出现了三千多个现代化的工业企业。地下的矿藏相继得到发现和开采。哈萨克斯坦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铬、钒矿藏。铜、铅、银、镍的储藏量占全苏第一位、煤、石油和锰占第二位。巴尔哈什和哲兹卡兹干出产的铜,齐姆干特和列宁诺格尔斯克的铅都是闻名全苏的。而卡拉干达早已成为全苏第三个采煤基地,仅次于顿巴斯和库兹巴斯。库斯坦奈州和卡拉干达将成为黑色冶金的中心,因为这里既有丰富的铁,又有便宜可用的煤。发展前途是不可限量的。所以人们说,在哈萨克斯坦的库斯坦奈州,现在正在建设苏联的第二个乌拉尔。
革命前的哈萨克人是住在帐篷里,点的是油灯。在1913年整个哈萨克斯坦的发电量不过是一百三十万度,而1956年则上升到七十亿度!不久前在额尔齐斯河上建起了石山口水电站,在今后几年内还将有十一个大小电站在这里建成,其中最大的是布赫塔明水电站。这一系列电站建成以后每年将发电一百六十亿度,这无疑是工农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阿拉木图是哈萨克共和国的首都,它奠基于1854年,当时只不过是一个堡垒。但现在却已成了一个拥有三十多万人口的现代化城市。革命前在哈萨克斯坦绝大多数人是文盲,四十年后的今天这里已经有二十五座高等学校,大学生有四万人,中小学生人数将近一百四十万。此外还有五千多科学工作者在一百多个科学研究机关中工作。阿拉木图还是个丰产苹果的地方,市郊四周有着众多的果园和风景幽美的疗养院。
(永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