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增产的保证 精耕细作提高技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6-11-12
第2版()
专栏:

增产的保证
精耕细作提高技术
黎城联合办公室
当“超过已往任何一年”的增产要求提出后,领导上根据以往两年生产运动的经验,强调提出精耕细作技术指导的重要,对今年的增产起到重大的作用。去年春耕开始,领导上组织了曾在边区农林局受训的技术人员,分区召开了四个农业技术训练班,共训练了三百四十二人,研究了肥料使用、温汤浸种、植树种棉等农作技术。受训的干部下去,结合有经验的老农,以及劳动英雄等组成提高生产技术的指导核心;不断的向群众学习,采用科学与经验结合的方法推动耕作技术。在这个基础上,开展今年的大生产运动,各地技术委员会极为活跃,特别是对棉花、金皇后、蓝等特种作物的研究,技术上收到很大成绩。全县成立了一百三十七个技术研究会,吸收有经验的老农共一千零六十个,此外尚有劳动英雄参加,这使生产技术更加提高和推广。现将技术委员会全年活动情况概述如下:
在下种锄苗运动中,仁庄劳动英雄申玉芹,见群众不愿锄麦,他就召开技术委员会,研究锄麦的好处,组织群众讨论,得出两点:一是能松土去草,以后改茬地没草;二是土壤松了宜通风吸收日光,下雨能保存水份。各村经研究后,开展了锄麦运动,全县麦地一一五二四八亩,锄了七九五四九亩。
在施肥上,霍家窑石寸金推动技术委员会,研究出背坡地上骡马肥好,阳地上圊肥好,棉花地上灰肥最好。石寸金去年的棉花地,上灰肥长的好,上圊肥的长的糟,他用这实际例子和技委会的研究,克服群众“巧做造不如拙上肥”的轻视技术观点。结果今年上肥执行了技委会的号召,并多上了肥,每亩平均上五十驮,比去年每亩多上五驮。河南劳英赵木群和委会研究熏荒办法,研究出荒肥上红土好,既能松土吸收日光水分,又能改造土壤。这样各村技委会都根据具体情况,研究了下种前的施肥技术,并组织熏荒大量积肥,全县每亩平均上三○·五驮,比去年每亩多上六·四驮。在下种中,各地除了选专门的耕地种地能手外,并在春天翻地上作了研究。霍家窑技术委员会,研究垡地宜深,翻地宜浅,因春风毒,耕多深干多深,不能养垧不能防旱。特别是在棉花上,全县除四、二区一部分地区种棉较有经验外,其他大部分地区在种棉经验上是欠缺的,因此全县各村技委会,特别研究了五区王家庄劳动英雄董桃气的经验。即多耙多犁,用耧挑垅,撒里种好捉苗。有些群众恐怕干垧,没有听技委会的话,结果没有捉住苗儿。董桃气见势不好,又亲自到县联社买籽八十斤,并再把办法给群众说,进行补栽,结果全村一百六十一亩棉花,全都出来了。霍家窑石寸金,见到棉花不够苗,就召开技术会研究移棉办法,带上棉苗的本身土,阴地苗移到阴地,阳地苗移到阳地,这样容易活,结果全村移了二十八亩棉。此外在修地和温汤浸种技术上,三区秋树垣技委会研究种谷先种阳后种背,因阳地向阳快干,背坡地养垧。在耙地上创造梳耙,这就是比旧耙的刺儿多,前后刺儿钉错开,这样耙一耙顶旧耙两耙。河南赵木群为了便利使用起见,创造小耙又快又便利,歹牲口也能用。这样全县秋地二三八六二五亩即耙过一六九五○六亩,还有的耙两次。温汤浸种全县各地较普遍进行了。
在锄苗拔苗修理棉花运动中,技术是顶要紧的一件事。领导上在这一季把技术问题提到第一位,尤其是对棉花打杈、打顶、打油条、脱裤子,群众最迫切要求技术指导,这个时期中技术特别活跃。五区集中全区村干部,检查车元拔苗技术最好。车元技委会研究小锄拔苗,提出口号是:“埋根黍子露根谷,小锄拔苗最合适”,领导上就用车元的小锄拔苗推动了全区。河南赵木群在拔苗中用变工的方式,开展互相检查拔苗技术。老英雄石寸金和他的六个徒弟,在拔苗中经研究提出“谷寸,顶上肥。”“一步老三安,中间滚鸡蛋。”他的徒弟分头到各自然村召集各组的研究员研究,实现技委会的号召。除了一般号召以外,具体做法是老汉(技术好的)结合妇女儿童,一面拔苗,一面教他们技术,克服了妇女光说闲话的现象,在锄苗中,技委会采用打垅锄地法,一面检查技术,一面教青年们学技术,克服了过去老牛大回头的谁也不管谁的现象。为了尊敬技师,互助社规定锄苗中按技术计工,就是技术好的多加工,这大大奖励了老人们的技术经验。在棉花修理上,秋树垣李崇奇,推动技术委员用到地实际试验的办法,教会了妇女儿童打杈打顶打油条办法。南村原老虎五区董桃气,也用到地实际教的办法推动技术。由于英雄和技委会不断研究指导,青年们尊敬技师学徒弟,提高老人的地位,所以在紧张热烈的锄苗运动中,做出很大成绩。全县有谷九八四九五亩,锄过三次的有一○○六八亩,金皇后二五七五六·七亩,锄过四次的三五五九·九亩。
在秋耕种麦运动中,各村技术委员会对秋耕选种及推广一六九小麦,先后作了研究。特别是研究一六九小麦的特点,解决了群众对一六九怀疑的思想。霍家窑石寸金见到群众对一六九不愿意种,群众送外号叫一留光(没有籽的意思)。石寸金就和技委会研究,他村樊家注意种一六九多打了麦子,本地风土又是十年九旱,一六九小麦是耐旱抗风。用这些特点解决群众的怀疑思想,结果全村五○○亩麦地种了一六九小麦三百八十三亩。全县四个区统计共种一六九小麦一六一三六·六亩,比去年多种七八四五·八亩。在种麦中各村浸种都创造了许多新办法,使用盐水浸种,有的地用石灰水进行麦种消毒,共计全县用盐水浸过的有二一七一亩,四五区用石灰水浸过的四九七·八亩,草木灰四六○五·五亩,温汤浸种五四六七亩。
在选种上,仁庄申玉芹和技委会研究了选种办法,由技委会选好后,再分给群众,计划明年种金皇后三百亩,需种籽一千斤。在选的当中注意了选粗壮没有病虫害的,不倒的、穗子不下垂的,进行穗选应做到剪头去尾。在选谷种时,以互助大队进行在全村谷地选,选最适合本地风土的,谷注意穗大、籽饱、满码儿、籽紧、没有病虫害的,现已选出瓦物理谷种一石七斗,母鸡嘴三斗,玻璃莠五斗,黑乌青谷五斗,青谷露米青一石,共选出三石九斗,足够六百亩地种。过去各村因不选种吃亏不少,各村都进行了田间选种。
在秋耕土地上,各地技委会指导互助组选出耕地好把式和经理牲口的把式,一方面耕好地一方面能经理好牲口爱护畜力。王家庄董仲书组,就是选出能耕地又能爱护牲口的组长等三个人,组成耕地小组,在一块耕地休息时,还座谈耕地技术怎样爱护牲口,这样地主牲口主都很放心,不怕耕不好地经理不好牲口。另外今年秋耕,全县都普遍采用不耢,既保垧又杀虫,这已成黎城的秋种习惯。
总之在四六年大生产运动中,由于领导对这问题注意,和群众迫切要求,使各村技委会研究各季农业技术,已形成经常工作的制度,所以对今年增产起了相当作用,使全县农业增产一四二三六四·八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