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伊尔库次克的又一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1-16
第8版()
专栏:

访苏书简
伊尔库次克的又一日
田汉
当我提笔写这个通信的时候是我们在伊尔库次克的第二晚。今晚大雪已止,寒月皎洁,看起来应该没有问题的了。但气象台报告,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各站雨雪交加,阵云低沉,不适于夜航,因此很多飞机都停在这里,不能前进。苏联方面和我们团领导都十分焦急,但为安全第一,改定明天早八时起飞。所以今晚有工夫在月光灯影之下把伊尔库次克全市大体巡览一回。有些同志晚上看不到什么,又兼天冷,没有参加,但看过之后很替不来的同志们可惜。
这是一个跟江苏的无锡,四川的泸州,河北的石家庄相当的中小城市。人口约三十二万。以前西伯利亚人烟稀少,有人说从前东西伯利亚的总人口也赶不上今天的伊尔库斯克,可知这几十年来这个城市人口的增加率是很高的。这里俄罗斯人以外还有蒙古人,布利亚特·蒙古人,雅若特人,也还有些在这里长远落业的中国人,中国人据说多以种菜为业,解放后这几年有些年老的回国了,有的也曾代表侨民回国观光。
这座城市建于距今约三百年前的1661年,当安哥拉河、贝加拉河、伊尔库次河的汇集点。与西伯利亚西部的新西伯利亚市相对峙,这里是通中国、蒙古的商业要道。又是东部西伯利亚经济科学文化的中心,它拥有重型机器厂和各种轻工业工厂,食物加工厂;有采矿冶金、农业、师范、财经、医学等六大学院,有全国科学院分院;有1938年建立的包含八个学系的日丹诺夫大学。这里之所以成为科学城是因为这几年在布利亚特·蒙古,在赤塔州,发现了黄金、煤、矿泉和矿块,这里是著名的森林区,包含一大片原生林;离城六十八公里就是林区,沿贝加尔湖一带郁郁苍苍风物优美。这里也蕴藏着大量水力发电能力。由安哥拉河流入叶尼塞河的落差是三百六十公尺。因此计划修建十个梯形的水电站。已修成的安哥拉水电站发电量是六十六万瓩;离此三百公里的另一水电站发电量是一百二十万瓩。
这三十二万人的小城市在艺术文化方面有一个艺术学校,四个剧场,六所电影院。剧场包含一个音乐喜剧院,一个话剧院,一个少年观众剧院,一个音乐厅,这是我们北京也还没有的。话剧院据说是最老的,有二百零七年的历史。原先是木造的,一度被火烧之后,1785年后重修,直到现在,演过许多有名的戏,最近演出莎士比亚的“奥塞罗”,可惜我没有观摩的余裕。
(未完,待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