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球鞋和油葫芦 农村大辩论的小镜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1-17
第2版()
专栏:

球鞋和油葫芦
——农村大辩论的小镜头——
本报记者 金凤
一提到粮食问题,辩论会顿然活跃起来。
富裕中农王庆祥说:“不管如何改进工作,不叫吃饱,干不了活,打不下粮食。”
老中农王永安接口就说:“对,地要打不下粮食,连工人、干部都坑了。”他摆出一副十分公正的样子。
“不够吃”;“吃不饱”,会场上十几个声音嚷嚷成一片,都随着吵开了。
民兵队长王宪章不得不提高了嗓子,大声说:“大伙一个个慢慢讲好不好?我来说说,眼下咱们是吃得不富裕,可是咱们得想想合作化以后,咱们这里连遭三年灾,国家从好几千里外运粮食来接济咱们。今年年成虽说不赖,可咱们大伙又不齐心,没有把生产搞好。”
王庆祥马上反驳:“生产搞不好,不能怨咱们。国家给我们粮食太少了,吃不饱,不能好好干活。”
“就算咱们眼下吃得差点,这是过渡时期,得克服点困难”,王宪章还想用大道理来说服他。
“过渡时期?干部工人为啥不过渡,他们怎么吃得又多又好?”王庆祥一点也不退让,一口一声的辩驳。果然,会场的空气沉闷起来,好几个人的头在低下来。
这时,王庆祥以为自己在会场上占了上风,得意起来了,他气愤愤地说:“像这样下去可不行。咱们农民得要求包工包产包到户!”会场上起了小小的骚动,有人低低地在说:“这不是单干了吗”?王庆祥愈说愈上劲,一边指手划脚,一边说得唾沫四溅。
“对,就是包工包产包到户,一人给几亩地,分开各自干,你看生产该多上劲!也不用排队集合,也不用敲锣打钟,各人地上各人干,起早赶黑也得干,锄了一亩又一亩,浇了一遍又一遍。
(会场上有人起来说话了,“不对,你这是要大伙散伙走回头路”,可又有几个人让王庆祥讲下去)
“那时你看能吃多少吧,不光一人一月三十斤,管保五十斤也超过。可如今过的是什么日子哪”,他说着声音又低下来:“连做双鞋的钱都没有哇。你们瞧,这不是露了脚趾头?”说着,他举起他的一双脚。摇晃的油灯光下,果然露出两个大脚趾头。
共青团员路智立实在忍不住了,站起来大声问:“你不久前不是还买了双新球鞋上哪里去了,怎说得那般穷?”
“球鞋,哦哦,那……那是有一双”,王庆祥吃了一惊,能说会道的嘴巴忽然不听使唤,结结巴巴起来“那是要上亲戚家去穿的呀。”
会场上哄的一下笑开了。“上亲戚家穿去,反正是有球鞋呗,”“有球鞋,还叫穷哪,谁家吃不饱还买球鞋!”你一言我一语,说得王庆祥搭拉下脑袋,无话可说了。
×××
第二天,大伙儿在地里耕地。休息的时候,人们三三两两散坐在地头,有的磕一袋烟,有的嚼一根草。年轻人闲不住,嘻嘻哈哈闹着玩。突然,田野里轰隆隆一声,接着出现一股白烟。人们明白这是驻在附近的部队在打靶,没有一个惊慌的。
妇女中的路秀华笑着说了:“你们看看如今这世道好不好?听到枪响,大家安安生生,心不跳,腿不跑。要是过去兵荒马乱那个时候……”
话没有说完,坐在一旁的王永安冷冷地开了腔:“那个时候又怎样?管它兵荒马乱不兵荒马乱,能够吃饱肚子。可是如今太平了,肚子也吃不饱了!”
路秀华一向舌尖嘴快,一听王永安这么说,冲着王永安那肥胖溜圆的脑袋就嚷:“喔呀呀,你也来念穷经啰!你家倒是有几个人饿着啦?谁不看到你家一个个都胖得像油葫芦似的,还好意思说吃不饱!”
“油葫芦,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油葫芦”,人们一想起王永安和他那两个吃得油光精亮、的溜滚圆的胖小子,毕真像一个个油葫芦,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有的笑的流出了眼泪,有的笑得在地上打滚,有的笑着骂秀华嘴太刁,有的却称赞秀华这比喻想得好。
王永安又羞又恼,又发作不出来,只好喊着路秀华的小名:
“二霞,你的嘴真算练出来了,俺算说不过你!”
王宪章怕他脸上搁不下去,马上转圆说:“咱们不能忘记过去的苦,兵荒马乱那年月,人谁敢在家安生睡觉,那时节,”他转过头来对王永安讲:“你不也是成宿蹲在棒子地里不敢回家过夜,哪里还能安安生生搞生产?咱们想想过去,比比现在,就得好好干,把生产闹好,就吃得宽绰了。”
“你说得对,咱们好好干吧!”王永安终于接受了王宪章的意见这样回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