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从六亿人口出发,进一步解决某些劳动工资和劳保福利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1-21
第1版()
专栏:社论

从六亿人口出发,进一步解决某些劳动工资和劳保福利问题
今天国务院公布了已经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原则批准的关于改进某些劳动工资和劳保福利的四项暂行规定草案;并且决定各地指定一些重点厂矿、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学校,组织工人(包括普通工、勤杂工、学徒)、职员结合当前的整风运动进行广泛传达和讨论。这四项暂行规定草案是: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草案);关于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中普通工和勤杂工的工资待遇的暂行规定(草案);关于国营、公私合营、合作社营、个体经营的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学徒的学习期限和生活补贴的暂行规定(草案);关于工人、职员回家探亲的假期和工资待遇的暂行规定(草案)。劳动工资和劳保福利问题,是关系着广大人民生活的重大问题,也是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制度的重大问题。把这样重大的问题提交广大职工讨论,是我国人民民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我国的劳动工资和劳保福利工作,八年来是有很大的成绩的。从劳动就业方面看,八年中新增加职工一千三百万人,不仅大批新成长的劳动力就了业,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近四百万失业人员,也已经基本上得到安置。目前一般职工家庭平均人口约为四人左右,而每个职工家庭的平均就业人口就约有一点三三人。从工资工作方面看,我们从根本上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的工资制度,建立了基本上符合社会主义按劳付酬原则的工资制度。绝大多数职工的工资水平都提高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原定增长33%,预计将增长42.8%。1957年全国职工年平均工资预计达到六百三十六元,月平均工资预计达到五十三元。再从劳保福利方面看,解放以来逐步实行了劳动保险和公费医疗,举办了各种集体福利和个人福利事业,改善了广大职工群众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帮助广大劳动人民解决了在旧社会依靠个人能力无法解决的生、老、病、死、伤、残的困苦。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支出的附加工资和各种福利费用,预计约为九十六亿多元,等于工资总额的19.2%。如果再加上国家用于社会的文教卫生和社会福利等经费中职工享受的部分,就达到工资总额的25%以上。就业人数的增加,工资水平的提高,劳保福利的增长,保证了职工生活的逐步改善,同时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热爱。我国劳动工资和劳保福利工作中的重大成就,集中地说明了一个问题:这就是社会主义制度要比历史上任何旧的社会制度优越得多。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生产力以旧中国和资本主义国家所不可能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在这个基础上,保证了我们能够逐步解决旧中国所不能解决的有关改善广大人民生活的种种问题。这一切乃是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果实,是谁也不能否定的。
至于劳动工资和劳保福利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当然也不少。在劳动就业方面,就业出路主要面向了城市、机关、企业和事业,而没有强调面向农村,以及从手工业、服务性行业、各种辅助性劳动等方面广开社会就业的门路;有些不适宜或者不必要就业的人被安排了工作,有些迫切需要就业的人反而没有及时得到安置。在工资工作方面,由于对城乡关系、新老职工关系和青年知识分子的待遇安排有不够恰当的地方,某些工资标准和工资制度的规定不够合理,因而城乡结合部工作人员,低级工作人员,学徒和青年知识分子的工资水平偏高。在工资制度的改革上,主要的缺点是和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够,在某些问题上忽视了因地制宜,过分强调了集中统一。在工资工作中,还过多地强调了物质鼓励作用,放松了对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因而助长了职工群众中个人主义、本位主义和平均主义思想的发展。在劳保福利方面,某些方面走得快了,某些项目办得多了,某些规定不太合理,并且有苦乐不均和浪费的现象。
劳动工资和劳保福利工作中的这些缺点和错误,无疑是不利于国家的建设事业的。我们的国家是一个人口多底子穷的国家。人多,劳动力多,这是好事;但是也正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因而尽管解放以来我国的生产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生活资料的增产对于六亿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说来,还是比较慢的。这就不能不给安排劳动就业和改善人民生活带来若干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解决劳动工资和劳保福利问题,必须从六亿人口出发,从统筹兼顾全国人民的生活首先是工农生活、适当安排城乡关系这个基本观点出发,实行合理的低工资制,尽量使大家都有工作做,都有饭吃,并且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使工农的生活能够逐步得到改善。前一个时期的劳动工资和劳保福利工作中所以会产生一些缺点和错误,最主要的原因也就在于我们对于我国人口多、底子穷这个根本情况认识不透,对于从六亿人口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体会不深。这也就是我们在劳动工资和劳保福利工作方面所应该记取的最主要的教训。
从六亿人口出发,从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基本方针出发,今后的劳动就业,应该从多方面开辟就业门路。我国的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以及商业和文教卫生事业,虽然发展都很快,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每年新成长的劳动力为数很大,上述各部门只能吸收一部分劳动力;而我国的农业,则能够容纳更大量的劳动力。目前全国共有七十五万个农业社,只要每个社能够安置五个人,全国就可以安置三百七十五万人。因此,对于城市中多余的劳动力,主要地应该鼓励他们下乡、上山,参加农林业劳动。我国的手工业和服务性行业,也能够容纳较多的劳动力,应该在这些方面多找寻就业的门路。此外,还应该宣传从事家务劳动也是光荣的。家务劳动是社会劳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家庭妇女能够勤俭持家,把家务搞好,使得丈夫子女能够积极从事各种劳动,同样是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她们的丈夫子女所得到的劳动报酬中,也有她们从事家务劳动应得的代价在内。
从六亿人口出发,从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基本方针出发,今后职工的工资福利必须更好地与我国人口多、底子穷、生产水平还相当低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必须正确地安排生产与生活的系关、工农关系及工人阶级内部的关系。应该继续实行合理的低工资制,既要保证广大职工物质生活的适当需要,并且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有所改善,又要防止和克服脱离农民的城乡生活相差过大的现象。在这个前提下,对于某些不合理的工资标准、工资制度和劳保福利制度,应该有步骤地进行调整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统筹兼顾,公平合理。
国务院公布的四项暂行规定草案,正是进一步体现从六亿人口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这一基本方针的具体措施。学徒规定不仅是对于我国学徒制度的重大改革,并且对于我国劳动工资制度的许多方面会产生比较深远的影响,将促使劳动工资制度更进一步地符合于我国的实际情况。这个规定纠正了过去几年中学徒学习时间过短和待遇偏高的严重缺点,这就为扩大就业和坚持实行合理的低工资制度打下了基础。这个规定为我国广大青年开辟了广阔得多的就业门路,因为学徒的学习期限一经延长,在同一时间内学习的学徒的人数就增加了。并且这个规定还将大大鼓励手工业、服务性行业和广大的个体劳动者乐于招收培养学徒。这个规定有益于我国青年和我国建设事业的另一方面,就是它为今后培养技术好、思想好、身体好的工人阶级的新生一代提供了保证。工人、职员退休规定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既可以妥善地安置那些年老的和身体衰弱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又可以使更多的青年能够就业。据估算,今后每退休一个年老职工,就可以多吸收一个到两个青年学徒。这样,就把国家建设事业、老年人和青年人的利益,统筹兼顾到了。为了适当地满足职工回家探亲的要求、统一待遇和控制城市人口的增加,国务院制定了关于工人、职员回家探亲的暂行规定。这个规定也是从统筹兼顾的精神出发的。根据我国当前的具体条件,在有关国家与个人、城市与乡村、职工内部的关系上,作了适当的安排。普通工和勤杂工是城市与农村劳动者的结合部分。目前这部分工人的工资待遇偏高,对于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城市工作和农业生产,都有不利。国务院关于普通工和勤杂工工资待遇的规定,适当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综上所述,根据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而制定的这四项规定草案,是完全符合我们国家和工人、农民、广大青年的利益的。可以断言,不久这四个规定付诸实施以后,必将推动我国劳动工资制度的进一步改善,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许多益处。
现在,国务院的四项规定草案就要由全国职工和有关方面进行广泛讨论了。我们在前面提供了我国劳动工资和劳保福利工作的基本情况和论述了这方面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为大家讨论时的参考。目前,企业、事业、国家机关和人民团体在整风中,已经掀起了关于劳动工资和劳保福利问题的热烈讨论,反映出各种不同的认识,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我们希望,通过对于四项规定草案的讨论,在全国职工中进一步地展开关于劳动工资和劳保福利问题的争辩。我们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从来都强调走群众路线。相信群众的多数,把一项政策、一项规定交给群众讨论,经过讨论,群众了解了情况,明白了道理,实行起来容易;若是政策有不周全处,规定有不合适的地方,也可以吸取群众的意见及早修正。这种群众路线的方法,也就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方法。经过这次全民整风运动,群众路线的方法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大放大鸣、大辩论、大字报等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形式。这种形式同样可以、而且应该运用来解决我们工作上的问题。我们相信,由全国职工用大放大鸣、大辩论、大字报等形式来对国务院的四项规定草案展开讨论,必然能够统一和提高职工群众对劳动工资和劳保福利问题的认识,从而有利于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和各项具体政策的贯彻实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