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青春回到了“寡妇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1-21
第8版()
专栏:

青春回到了“寡妇村”
新华社记者 彭江流
江西玉山县上洋坂村,过去是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的地方,解放前被邻近村庄的群众称作“寡妇村”。
上洋坂村在二十年前,曾经是一个上百户、四百多口人的兴旺的村庄;二十年来,因为血吸虫病的流行,人口大量死亡,到解放时只剩下四十多户、一百多口,在仅存的四十多户中,就有二十七个寡妇。村附近有一块田,因为钉螺太多,当地群众叫它作“棺材田”,谁也不敢在那里耕种。对于过去血吸虫病为害的伤心话,是说不完的。这个村的李家排,过去住着五兄弟,都娶了亲、生了孩子,个个身强体壮,当地群众称他们兄弟为“五老虎”,全家计有二十几口人;可是后来因感染了血吸虫病,死的死、亡的亡,只剩下了他们的两个后代。因此,解放前,这里是生产雕零,房屋东倒西歪,一片悲惨景象。而当时的反动统治者对这种情况是毫不关心的。
解放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大力展开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现在,这个村的面貌已有了根本的改变。据1953年底调查,全村四十七户,每户都有血吸虫病患者,全村一百四十八口,患者一百一十三口。现在一般都治好了,劳动力由过去的十四个增加到四十八个。青年农民柯书毛,过去因患血吸虫病,不能劳动,曾经讨过饭;治好病以后,能挑一百多斤重的担子,今年作了二千多个工分,家里养了一头猪,还有存款。过去村里有五对夫妇,因患血吸虫病婚后不能生育,治好病以后,都生了孩子。谈起这事,要算六十六岁的朱秀英最高兴。她自己曾经生育过十六个儿女,十四个死于血吸虫病。她的活着的儿子方腮狗,今年已经三十六岁,结婚多年,因患血吸虫病,没有生育,1955年5月治好病以后,去年7月就生了一个小孩。现在,村里再没有年轻的寡妇了。
由于群众健康情况的改变,这个村的生产已有很大的发展。过去荒芜了十几年的十七亩“棺材田”,在大规模的进行了消灭钉螺后,也被开发出来了,今年收获了两千多斤谷子。解放时,村里每亩地平均产量只一百八十斤,去年提高到三百六十斤。今年村里每个人的平均收入,达到一百一十元。全村三十栋房屋中,有十栋是新建造的,其余的二十栋,也有八栋经过了修理或扩充。过去全村没有一个小学生,今年有十八个小学生了。现在村里的农业社又作出了规划,要在今年年底消灭钉螺,这样就可提前十年实现农业发展纲要消灭血吸虫病的要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