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陡坡变梯田 山地成水地 绿树遍山川 龙王庙争取明年全乡“三化” 经过两年辛勤劳动落后乡跃进为建设山区的模范 农户平均收入已达富裕中农水平缺粮乡变余粮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1-22
第3版()
专栏:

陡坡变梯田 山地成水地 绿树遍山川
龙王庙争取明年全乡“三化”
经过两年辛勤劳动落后乡跃进为建设山区的模范
农户平均收入已达富裕中农水平缺粮乡变余粮乡
本报陕西商雒专讯 在建设祖国山区的辛勤劳动中,一个充满着坚强意志的乡村,在陕西省商雒专区的秦岭深山中,竖起了英雄的旗帜,这就是由一个落后乡跃进为模范乡的商县龙王庙乡。该乡经过短短两年的努力,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穷困落后的面貌,今年又战胜了严重的旱灾,使全乡总收入仍然超过去年,今年每户农户的平均总收入已经达到当地富裕中农的水平。11月份以来,该乡人民在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的鼓舞下,正展开着劲头更大的兴水利、修梯田和植树造林运动,该乡负责同志经过初步研究,很有信心地提出:争取明年在全乡实现绿化、梯田化和水利化!
龙王庙乡离商县城东北四十多里,处于秦岭的丛山峻岭中,全乡石山林立,88.5%的耕地都是坡地,一般坡度四五十度,原来土地十分贫瘠,水土流失严重,耕地面积年年缩小。解放前在地主、高利贷者和军阀官僚的残酷压榨下,“剥开肉皮抽干油,肥山变成瘦骨头”,该乡人民过着“吃饭看影影,睡觉看星星”的穷苦日月。解放后,恶霸地主的土匪武装盘据深山,虽经多次清剿,仍然暗中活动,因而该乡的土地改革运动和镇压反革命运动都进行得很不彻底,直到1955年春季商雒专区开始改造落后乡运动以后,该乡人民才彻底肃清了反动势力。当年10月在60%的互助组流于形式的基础上建立了初级合作社,1956年春,高潮接高潮,全乡完全合作化,成立了八个高级合作社(现为十五个),并在热烈讨论“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以后,作出了建设山区的七年规划,掀起了大生产运动。该乡男女老少锁门上山,十天之内就兴修了梯田千多亩和植树造林一万多亩,抓着了山区增产粮食的主要关键——水土保持。以后更改变了广种薄收为精耕细作。这样该乡人民就开始改变了贫瘠的土地,使1956年全乡粮食总产量达到一百六十七万零五百二十九斤,比1955年增加三十五万多斤,提高26%。该乡共一千零八十四户,四千五百三十九人,耕地九千五百九十四亩,一年就由缺粮乡变为余粮乡。
从去秋到今春,该乡人民展开了规模更为巨大的修梯田和兴水利运动。又新修梯田一千零八十五亩,修水渠三十五条,使七百三十多亩坡地变为水地。今秋抗旱斗争中,又修水渠二十一条,扩大灌溉面积三百七十多亩。在这一运动中充分表现了该乡群众战胜困难的顽强的战斗精神。
在修梯田斗争中,该乡群众的战斗口号是“使石头搬家,让土地翻身”;在四五十度的陡坡上,打钎放炮,搬石填土,修成了一块一块的平整梯田。七星社六队在北坡上花了一百多个劳动日炸碎了一块比一间房还要大的石头,把炸碎的石头修成了一道四尺五高、三尺宽、三十二丈长的石埝。该队终于在北坡修成二十七亩梯田,使“狼都不(去)拉(屎)的山坡长出了又粗又长的玉米”。该社第三队的女社员,在庙塬修梯田时,为了搬净半亩大石滩上的石头,大的抬、小的担、碎的拾,手都磨烂了也不休息。这样,该社男女队员把这块石滩上的石头搬了出来,修成了高二丈五、上宽六尺的十八丈长的石埝,他们还填了一个两丈多宽、两丈多深的山沟,使两小块坡地连成一片,变成一块六亩多的梯田。
在修水利斗争中,该乡群众打破了水利不能上高山的传统思想,一连发动了三次向高山进军。七星社在抗旱种麦的斗争中进行了水利大辩论,大家终于一致认为“三十六条计,修渠是第一”。他们行动的口号是:“全社社员总动员,四面八方找水源,多浇一亩是一亩,早种一天是一天,水利修上山,遍山水浇田”。他们在修麻坡东渠时,炸开了一百多丈长的石崖,在二十多天中,修成一条三百八十多丈长的水渠,引水绕过了三个山岭,灌溉了七十多亩地,及时种上了麦。
今年秋季天旱,玉米又遭到了一场大冰雹,在周围各地区粮食普遍减产的情况下,该乡粮食仍然比去年增产七万六千多斤。今年全乡仍余粮二万五千多斤,十五个社中五个社余粮,八个社自给,只有两个社缺一部分粮。加上该乡二十三种林业、牧业和副业生产的收入,今年全乡总收入二十五万七千九百九十九元四角,每人平均收入五十七元三角(去年每人平均收入四十三元八角,1955年三十五元六角,1954年三十三元五角)。大大超过全商雒专区今年每人平均三十元的收入,使全乡群众平均达到当地富裕中农的水准。
在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修正草案公布以后,该乡在热烈讨论今冬明春的修梯田、兴水利计划的同时,对明年的奋斗目标作出了初步规划。县上原来估计该乡今冬明春可扩大梯田四百亩,乡上研究后初步确定为一千亩,经过各社主任讨论、经过和四十九位老人研究后,各社提出的总数已达一千七百七十五亩。完成这一任务后,该社坡地变梯田的面积,就由28.9%增至50%以上。据该乡负责人初步研究,计划明年秋冬两季,可能再扩大三千亩,就可达到80%以上的坡地变为梯田,实现全乡坡地梯田化。在水利建设方面,经过社员反复讨论和多次提高计划,决定今冬新修水渠四十九条,扩大灌溉面积一千零一十二亩,挖涝池五十九个,浇地四百零七亩,完成以后,连以前总共有水渠一百零五条,共有水地二千五百三十九亩,使全乡耕地26%变为水地,使每户平均有水地二亩三分。他们计划明年用延长旧渠和修新渠的办法,充分发挥山上山下水源的作用,可能再扩大水地四千多亩,使全乡耕地70%以上成为水地,实现耕地水利化的任务。
在植树造林方面,该乡原有林地二万五千多亩,两年来封山育林一万六千七百多亩,植树造林一万二千四百多亩,已占宜林面积89%。今年秋天,商雒地委号召每户种一升核桃,该乡积极响应,今年春秋两季该乡每户已经平均种一升四合。他们计划经过明年一年的努力,就可达到绿化全乡的任务。
由于该乡在植树、修梯田和修渠筑坝方面的迅速进展,水土保持工作已收到显著效果。今年6月16日开始一连几天的大雨,山洪比1954年大得多,但庄稼和房屋都未受到损失,而1954年却完全冲毁了一百零三亩庄稼,冲垮了堤埝六百九十五丈,冲坏了十六间房。往年大雨后,横贯该乡的石鸠河河水要混浊三四天,现在大雨以后,当天或者第二天就清了。因而到明年梯田化、水利化和绿化以后,该乡将在基本上战胜水灾和旱灾。
今年全乡平均亩产一百八十二斤,比合作化前的1954年(亩产一百零四斤)提高42.8%。该乡在注意修梯田兴水利的同时,也很注意养牛养猪增加肥料,这也是该乡增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该社已由1954年的一千四百三十五头牛和八十五头猪增加到今年的二千一百七十头牛和一千五百零一头猪。明年梯田和水地大量增加,如果肥料能大量增加,单位面积产量还可大大提高。目前该乡送粪上高山全靠人背,农民除牛以外又没有其他力畜,而当地牛从来没有驮运的习惯,所以该乡负责干部正打算如何训练用牛把大量的肥料驮上高山。如果能办到,他们还打算把原定明年平均亩产由今年的一百八十斤提高到二百五十斤的计划,再向上提高。因而明年原计划每人平均收入增加到七十五元的指标,也将相应提高。
龙王庙乡是商雒地委和专署直接培养的建设山区的典型乡,地委和专署合组的工作组从1955年改造落后乡起,一直在该乡坚持工作。工作组的同志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对该乡工作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对当地干部的培养还应更加注意。同时该乡各社之间发展水平还很不平衡,如何使后进社赶上先进社,就是使该乡工作提高一步中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附图片)
龙王庙乡的一角               本报记者 朱波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