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引火”和“灭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1-23
第4版()
专栏:

“引火”和“灭火”
星环
古语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们共产党人从自己的实践中认识了这个真理,因此,对群众的批评一向就采取欢迎的态度。但是,也有个别的共产党员,当苦口的良药摆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宁可让疾病缠身也不愿吞服,尽管群众提出的是对他们有益的忠言,他们也把耳朵掩起来而不愿意听,甚至闻过则“怒”。这样的人手边就有两个现成的例证。
例子之一,中央轻工业部技术司技术处处长、共产党员孙宝明,平时工作不负责任,党内外群众都曾对他提出过批评,但他无动于中,根本不改。最近整改阶段中,群众又对他的资产阶级思想和工作作风提出不少批评,他不但不虚心接受,反而阻止群众对他的批评。前几天这个司的徐工程师写了一篇批评孙宝明对1958年技术规划不负责任的大字报,写好以后,给孙宝明看了一下,孙宝明表现很不满意,说“有出入”“不符合事实”。弄得徐工程师当时就没敢把大字报贴出去。
例子之二,山西省交通厅秘书主任李正一,身为交通厅党组成员、党委委员、机关党支部书记、整风领导小组成员,在整风中不但没有采取一切措施鼓励群众鸣放,相反地,只要谁对他提出批评,他就找谁个别谈话,阻塞言路。当公路局职工李静、罗伟对他提出批评后,他竟对批评者进行威胁、压制,甚至企图报复。不仅如此,当交通厅领导上接受群众正确的意见,决定纠正他爱人武林香不合理的工资待遇时,李正一还一再阻挠这一工作的进行。
李正一、孙宝明这种行为十分恶劣,他们既没有做到“闻过则喜”,对群众的批评表示欢迎,更没有做到“引火烧身”,主动设法引导群众对自己开展批评。而“引火烧身”正是党在这次整风运动中对每个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为什么要“引火”?因为光是群众自发的批评,还不可能把我们工作中、作风上的缺点揭露无遗,只有自动地“引火”,才可以使群众看到领导整改的决心,才会毫无保留地大鸣大放,把自己对领导的意见和批评,把心里想说的话一起说出来。也只有彻底地揭露缺点和错误,才能够彻底地消除缺点和错误。正如同一个病人,只有把全部病情毫无隐讳地告诉医生,才能求得彻底的根治一样。如果像阿Q一样掩盖自己的癞疮,就只能永远是一个“癞痢头”。
我们许许多多的领导干部,正是带着“久病求医”的心情来对待这次整风运动的,因此,他们不仅欢迎群众自发的批评,而且想尽一切方法,把群众批评的火焰引导到自己的身上。他们知道,火愈烧得炽热、猛烈,自己身上的杂质(毛病)就愈烧得干净,自己才会在火的冶炼下变得更纯正更坚实,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多更好,这些同志的做法是值得赞扬的,他们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而那些害怕群众的批评,在火的面前发抖、甚至企图灭火的人,必然要受到党和群众严厉的谴责!(附图片)
泡沫灭火机 华君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