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一颗永远和党在一起的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1-24
第8版()
专栏:

一颗永远和党在一起的心
晓蓝
1928年3月以后,海丰城西北的银屏山、莲花山里,经常冒起一团团的浓烟。这是海陆丰苏维埃政权失败以后,反动派对海陆丰人民在进行疯狂的报复。村庄变成了灰烬,残酷的大屠杀夜以继日地在进行。
海丰城内盐后街五号一个女人,带着三个孩子被国民党军队从家里赶了出来,女人坚定的面庞上还带着泪痕,三个孩子最大的不过十岁,这个女人是中共东江特委宣传部长陈魁亚的妻子郑氏。这一天她才接到丈夫惨死在敌人屠刀下的噩耗,还没有来得及发出胸中悲愤就被国民党赶出了家园。
郑氏是一个目不识字的善良的普通家庭妇女,每天勤勤恳恳地做着自己的家务事,她只知道自己的丈夫是干革命的,搞共产党的,但是究竟什么是革命?什么是共产党?她最初并不完全了解,但是她爱自己的丈夫,信任自己的丈夫,所以她支持他,体贴他。1927年11月革命胜利了,共产党掌握了政权,建立了苏维埃政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穷人烧掉了地契,得到了土地,向来为非作歹的恶霸地主被镇压了,全城的人民个个都喜气洋洋,生活够安乐的了。革命给她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记忆,那时她就相信丈夫是正确的,革命是好的,共产党是好的。
这一天她被国民党军赶着咬紧牙关一步一回头地走出了家园,带着孩子投靠到附近亲戚家里。她想,终有一天她还要回来的。
表面上郑氏是沉默无言的,她内心里却燃烧着对敌人的仇恨。从山沟里经常传来红军活动的消息,有时还传来丈夫没有死的消息。这些是真是假的消息唤醒了她的热情和希望。她相信共产党没有走,红军没有失败,苏维埃政府一定要回来。在这些艰难的岁月里,她赖以生存的,就只有两个信念:一个是把儿女抚养成人;一个是等待苏维埃政府。晚上,每当她想起丈夫的时候,她就把孩子们叫到身旁,告诉他们爸爸是干革命的共产党员,被国民党杀死了。又给他们讲许多苏维埃时代的故事,在孩子们幼稚的心里深深地种下了革命的种籽。
生活越来越困难了,要靠她的一双手养活三个孩子是不可能的,她终日不停地劳动,撕烟叶、拔花生、纺麻、砍柴赚下了一顿半饱蕃薯,结果她只好忍痛把大儿子送到香港去当学徒,把九岁的女儿送给别人作童养媳,只留下二儿子陈子民在身边。
母子俩相依为命地生活了几年,积累了一点钱,郑氏便把儿子送去念书。一天夜里,邻居都熄灯睡觉了,她偷偷地从包裹里拿出她珍藏多年的她丈夫的日记和书籍,把儿子叫过来,严肃地对他说:你现在认识字了,从这些日记和书里面,你就知道阿爸是怎样的人,你要学阿爸的样啊。
抗日战争末期,陈子民已经长大成人了,在郑氏的教诲下,他已经有了坚定的革命意志,参加了党的地下工作,解放战争时期,他一直在山里打游击,可惜在1949年胜利的前夕,又被敌人杀害了。晚年丧子的打击给郑氏留下了难以医治的伤痕,可是黑暗就要过去了,光明就要来了,共产党节节胜利的消息在她受伤的心灵里又激起了兴奋和喜悦,等待了二十多年的胜利终于来了。
解放了,盐后街五号又回到了郑氏的手里。在厅堂的墙上挂着陈魁亚、陈子民二张照片,旁边挂着两张烈属证。头发斑白的郑氏带着大儿子留给她的三个孩子,她经常指着照片,对他们说,这是你爷爷,这是阿叔,然后又指着烈属证说,爷爷、阿叔都是干革命牺牲的,你们要学他们的榜样啊!她把大革命时代的故事给孩子们讲了又讲,要他们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只要她的心还在跳动,她就要把革命的种籽永远撒播下去。
今天全海丰城的人民都在兴高采烈地庆祝苏维埃三十周年,郑氏更是无比兴奋。她在三十年前宣布苏维埃政权成立的红宫,看到丈夫的巨幅油画像高挂在宫内墙上,她当着一千个参观者,从内心里高喊出了共产党万岁的口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